数据。
教室里挺热闹的。
今天要继续评讲二模卷,课间休息少有补觉的,都在左右转着脑袋讨论题目,谢今朝进教室后还有上来问他的。
“这不是昨天讲过的么。”谢今朝捏着红笔,笔尖抵在题号前。
初初蔫蔫地叹了口气:“谢老师,我还是有点没懂,为什么把这个f(x)带入之后,f(x+3)就和-f(x)等上了。”
初初其实问出来也觉得这个问题有点蠢。
但她现在就是有点钻牛角尖了,周围八百个人都给她解释了遍,她还是没理解。
为什么?
数学为什么会这样?
她蔫蔫地再次叹了口气,在谢老师的笑之后。
谢老师重新把等式写在一旁空白处。
“首先,f(x+1)=f(x)-f(x-1),
“那么,把f(x)代入,变成f(x+2)=f(x+1)-f(x),就是定义域x同时加1,
“然后,变成f(x+2)=-f(x-1)
“再次同时加1,变成f(x+3)=-f(x),
“说明,隔了三个是负的,
“那么,隔了六个就是正的,
“所以,f(x+6)=f(x)
“所以,T=6。”
谢老师的说话速度其实很慢,初初其实每个字都能听懂。
但是。
叽里咕噜说什么隔过去隔过来的啊。
初初有点绕不出去了。
谢老师看了她一眼,又笑了。
“这里没绕过来?”他指着最后一个等式。
初初诚实地点点头。
谢老师又找了块空白处,在上面画了个cosx图像。
也不是,就随手画了个特别草率的简图。
“这样是不是直观多了?”他笑眯眯地看着她。
“啪”。
那根绕着她脑子转了半节课的筋忽然断了。
初初回过神来,反应过来这道题到底是哪里把她绊住了。
但她有些不好意思这么快说懂了,她看到谢老师慈祥的笑就想钻地缝。
谢老师看出来她的小心思,笔杆点点她的手背。
“绕出来没?”他又笑着问。
初初没说话。
“说绕出来了。”谢老师又说。
初初笑了,把讲台上自己的笔拿起来:“绕出来了——谢、老、师——”
谢老师也笑了,这次不再是慈祥的笑眯眯,而是带了点调侃。
“二模卷我改到你的了。”
“什么?”初初眨了下眼睛。
谢老师指指自己手里的空白卷:“二十一题对吧,立体几何,你第一题证明漏了一个步骤,我扣了一分。”
初初张大了眼睛。
完了,真让她们说对了,真被认出来了。
“那二十二题呢?”怎么就给她五分!少也该有个八分吧。
谢老师又笑,刚好预备铃响了,他从凳子上站起来,把题单上下挥了挥。
“因为认出来了,所以仔细看了看,”大题有时候是经不起细看的,模拟考还好,没有高考阅卷的严格,经常有时候看漏就放过了,“第二题的过程省太多,方法也错了。”
好吧,这个是硬伤。
直接套用公式一是时间不够了,二是万一就能把答案猜出来了呢,至少也有个答案分嘛。
但答案并不是她算出来刚刚好的根号二,是一串很长很长的乱七八糟的数字。
还不如她的根号二长得像答案呢,她拿到答案时候在心里吐槽了一句。
但初初也认了,本来也没指望这个题能拿满分。
突然有点小惆怅。
当年也是差点考过满分的人呢。
回位置的路上,初初小小地感慨了一下。
果然高一那些题都是哄小孩的。她愤愤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