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山河烟火录 > 第76章 第 76 章

第76章 第 7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老夏家只在后山附近有几亩种植苜蓿的地。这地自然不适合种土豆,新开垦的生地也不行,为了多收些土豆种子,夏初想到了刘紫霄。

刘紫霄那三亩地刚挖完红薯,还没来得及播种小麦,夏初便与她商量,暂时租借这三亩地。

谈妥租借事宜后,楚枫带着石头平整土地,堆起垄沟,撒上堆肥,只等种子到位便可栽种。十一月初,老五从于富手中拿到两千多颗土豆种。到家后,李老太带着小逸和九岁的麦苗帮忙切块。由于种子珍贵,为避免细菌感染,切块前都用酒精给刀具消毒。

何慧与伯哥儿给切好的种块裹上草木灰,七岁的王宏与五岁的欢哥儿也蹲在旁边帮忙。

石头照楚枫定的要求,按一尺一株的间距在垄上挖坑,杨正先和春秀跟在后面,往每个坑里撒一把堆肥。夏初则带着玉哥儿将裹好草木灰的土豆芽点朝上摆进坑里,再随手覆土。

为保险起见,楚枫还在垄沟上铺了干稻草以保持土壤湿度。之所以这般细致栽培,一是因为土豆确实美味,前世的各种土豆美食让楚枫念念不忘;二是因为赋税连年增长,若能种出高产又多季可种的作物,对百姓也是件好事。

永隆七十八年,土豆种下百日后,楚枫和夏初挖出两颗查看,发现薯球较小且表皮泛白,尚未成熟。等到一百一十天时,他们又挖了两颗,表皮已微微发黄,但蒸熟后水分过多,淀粉含量不足,连石头都觉得口感欠佳。又过了十天,楚枫挖出两株,收获四十多个大小不一的土豆。当晚他们杀了两只鸡做土豆烧鸡,全家吃得赞不绝口,石头更是连肉都不碰,专挑土豆吃。

第二天清晨,楚枫正在灶房门口洗漱,忽然看见石头扛着锄头、背着背篓往外走。他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追出去,喊道:“石头!一大早的,你去哪儿?”

石头回过头,一脸认真:“哥,土豆不是熟了吗?我去挖回来啊。”

楚枫几步上前,一把夺过他肩上的锄头:“不准用锄头挖,得用手刨。”

“啊?”石头瞪大眼睛,举起自己短短的指甲给他看,“为啥啊?三亩地用手刨,指甲都得磨秃了!”

楚枫瞥了眼他的手:“去找你哥夫郎拿手套。咱们堆的垄沟又松过土、撒了堆肥,泥土很软,用手就能刨开。”说着拍了拍石头的肩膀,语气缓和了些,“听话,这些土豆种太金贵,一颗都不能碰伤,否则就存不住了。”

石头撇撇嘴:“存它干啥?直接煮了吃不行吗?就煮昨天那个土豆烧鸡,我还想吃。”

楚枫手上力道加重,哄人的语气也严厉起来:“别光想着吃!这些都是阿十要带走的,咱们只是帮忙种。”

石头一听,当即把背篓往地上一撂,赌气道:“那让阿十自己来刨!我才不给他白干活。早知道他全要拿走,当初挖地、堆垄沟的时候,我就不那么卖力了。”

当初种土豆时,石头问楚枫土豆是什么味道,楚枫天花乱坠地描述了一通。听得人直流口水,干起活来格外卖力,就盼着能吃上他哥说的炸薯条、土豆泥、酸辣土豆丝。昨天尝过一顿后更想卖力了,所以一大早就自觉要去收土豆。

“你别光看眼前,”楚枫对这个头脑简单的人实在没辙,只好耐心解释,“这些土豆收完后,阿十怎么也会给咱们留够三亩地的种子。咱们马上重新种下,四个月后收成了,你想吃多少哥就给你做多少。”

“真的?”石头将信将疑,眯着眼睛打量楚枫。

楚枫郑重点头:“阿十要是不给,我就偷偷给你藏些出来。”

石头还没说什么,阿十倒是先接话了:“我倒也没那么抠门。”

楚枫猛地回头,只见阿十正坐在院门前的石阶上。他脱了长袍,穿着短褐,裤腿和袖子都挽得老高,一副准备下田插两亩秧的架势。

楚枫见状,捡起石头扔在地上的背篓递过去:“来都来了,自己去刨吧。”

阿十刚要伸手,背篓却被石头一把抢回:“这是我的!”

“你弟不让我干活啊。”阿十无奈地摊手。

楚枫摇摇头,转身从仓房拿出几个麻袋:“用这个装吧,反正你运走也得用麻袋。”

阿十接过麻袋,对石头道:“咱们一起去刨,你刨到的都归你,剩下的我带走。”

话音未落,石头已经背着箩筐冲向土豆地。等他跑到地头,却发现只剩角落还留着土豆,地里其他地方被踩得七零八落,土垄都踏平了,像是被千军万马撵过一样。

“啊!”石头惊叫一声,对着山下喊道:“哥,有人偷土豆!”喊完却傻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阿十晃着麻袋踱到他身后,吊儿郎当地说:“再不动手,这点也归我咯。”

石头这才扔下背篓,发疯似的刨起来。

楚枫在家都听见石头在四道湾山上的喊声,无奈摇头。其实刚才看见阿十那身打扮,他就猜到土豆多半已经被刨走了。不过还是找夏初要了手套,给石头送去。

果然如楚枫所料,阿十只给他们留了约莫三亩地的种子。他和石头把土豆刨出来后,直接摊在土边晾着,随即重新平地、挖垄,切块裹灰再种下。

挖垄时,楚枫一边挥锄,一边在心里把阿十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个遍,也不知这家伙带了多少人来,竟把地踩成这样。

这年五月杨春秀生下一个女儿,取名石亭如,那模样就是玉哥儿的缩小版,一笑一哭时嘴角也会漾起两个甜甜的酒窝,玉哥儿看到妹妹,就像看到襁褓中的自己,稀罕得不行,一有空闲就要抱着逗弄,连睡前都要贴着妹妹的小脸蹭上好一会儿才肯罢休。

这年六月,十九从府城带回黄兴的消息,各州府守城营的兵卒都在戒严。

没过几天,孙奇、二柱和周小牛这队送货的人回来,也说各县衙役巡查越发严格,进出城门都要逐一盘查。

直到八月,戒严仍未松懈。楚枫猜测可能是朝局有变,便让送货队将收到的银票都兑换成金条带回来,毕竟这个时代的钱庄可经不起什么波动。

九月,十九送货回来转述黄兴的话,说戒严是因为皇帝重病,恐怕时日无多。但府城带回的八月邸报却显示是皇后监国,而非太子监国。

这消息让楚枫心头一紧——皇后并非太子生母。如今皇帝病危,皇后监国,必会引发皇位之争。本就千疮百孔的永隆朝,不知能否经受住这场风波。

九月底的一天,楚枫正给石头、麦苗和王平安几个孩子炸薯条,忽听“嗖”的一声,一支箭矢飞来,直直钉在菜板上,箭上还绑着张字条。

石头追出去查看,却什么也没发现,回来问道:“哥,是不是阿十干的?”

楚枫盯着纸条,脸色凝重。只见上面写着:

“皇帝暴毙,太子逃京,动乱将起,速逃!”

这不是阿十的字迹,但楚枫也不确定是否阿十派人送的信。他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对石头吩咐道:“你马上上山,让山上的人收拾东西下来。鸭子、药材和狗都带上,牵上驴去驮东西。”

石头虽不明就里,但见他哥神色凝重,也不多问,转身就要走。楚枫突然想起什么,又叫住他:“等等!那颗雷击木的树洞里埋了把匕首,记得挖出来带下山。”

“好。”石头应了一声,牵起院外闲着的驴往山上去了。

楚枫又对麦苗道:“麦苗,去请你石祖爷和夏祖爷到二道湾来一趟。”麦苗乖巧地应声跑开,王宏刚要跟上,就被楚枫喊住:“王宏,你留下照看平安和欢哥儿。”王宏闻言乖乖站定。

楚枫将灶上的油锅端开,快步来到后院找到朝霞:“霞姨,带着孩子们把这边的人都召集起来,全部到二道湾集合,有急事。”交代完毕,他径直朝二道湾奔去。

此时夏初正在二道湾刘紫霄的屋里与刘长青父女处理药材。见楚枫急匆匆闯进来,夏初心头一紧,连忙问道:“出什么事了?”

楚枫将字条递过去。夏初看完,顿时寒毛直竖:“这...我们该往哪儿逃?”

刘长青听到“逃”字也凑过来看,看完却将信将疑:“这该不会是谁在恶作剧吧?”

楚枫摇头:“不。结合这段时间十九他们带回来的消息,这很可能是真的。太子逃出京都,三皇子年幼,皇后监国。太子外家是东林世家,东林官场尽是太子党羽。如今太子占据永隆东边半壁江山,绝不可能轻易让出皇位,必定要与皇后一争高下。咱们这儿是皇后的地盘,又与东林相隔不远,一旦开战,将很快被波及。”

刘长青听完心神不宁,半晌才问出与夏初相同的问题:“那我们该逃去哪儿?”

“去北梁。”楚枫果断道。

刘长青惊愕抬头:“北梁?那不是定北王的封地吗?那里地处草原边境,平日就战事不断。若真起战乱,岂不更容易被波及?”

楚枫解释道:“北梁虽处边境,却有朝廷十万驻军。从往年邸报来看,定北王仁厚爱民,北梁又地广人稀,正需要百姓投奔,他定会接纳流民。”

夏初仍不放心:“可那十万将士终究是朝廷驻兵,若皇后调他们去东林攻打太子......”

“皇后还没这么糊涂。”楚枫打断道,“若调动北梁驻军,她就不止要对付太子了。内忧外患之下,即便赢了太子,她儿子也坐不稳皇位。再说,北梁驻军扎根当地数十年,端了定北王几十年的饭碗,岂会没有半分情谊?”

他隐去了另一个猜测——那就是阿十兄弟很可能是定北王的人,借在昌宁府经商为北梁筹措军饷。或许不止昌宁府,其他州府也有他们的产业。毕竟济世堂在京都都有分号,其实这也说得通,若无这些生意支撑,单靠北梁府税收,如何养得起十万大军?只是奇怪朝中竟无人察觉此事异常。

这些年与阿十、于富等人打交道,楚枫虽表面嫌弃,心里却认可其为人。若阿十真是定北王麾下,以定北王与先皇的恩怨,大可在昌宁修河道、同州遭灾时袖手旁观。但每逢灾祸,阿十总在出钱出力。即便这是定北王的授意,也足以让楚枫选择北梁作为避难之所。

“既如此,我们尽快动身。”刘长青转身收拾药材,又想起什么,“还得去书院接孩子们。”

楚枫点头:“我让十九和豆子去接。”转头对夏初道,“你通知奶奶她们抓紧收拾,我们尽量赶在乱起来前抵达北梁。”

夏初匆匆离去后,楚枫找到十九和豆子,让二人骑马去接人,特意嘱咐给万松书院院长捎个口信。

石老头和夏满仓被麦苗喊过来后,楚枫就将事情说了,对夏满仓道:“里正爷爷,村里有愿意走的,可以与我们同行,天亮前就要出发,村里不愿走的,可以告诉他们,真要乱起来没地方可躲,我们后山有山洞可以给他们暂避。”

“好好好。”夏满仓答应后急匆匆召集村里人开会去了。

楚枫又对石老头道:“爷爷,麻烦你回趟石家村,将小柱和董三爷接回来,也跟石村长他们说下这个消息,还是那句话,愿走的可以同行,不愿走的可以去后山躲避,但后山吃的我们都带走了。”

石老头听了也出门往石家村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