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八月二十三日,这是一个对我来说非常特别的日子,今天我参加了一场婚礼。
今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推开窗户,看到外面的天蓝蓝的,飘着几朵白云,太阳已经升起来了,在东方的天空还有淡淡的朝霞没有完全消散。我深吸了一口气,早晨的空气真清新。这就是秋天的早晨,今天早晨特别美丽,几只小鸟在空中快乐地啼鸣,仿佛唱着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仿佛在为今天结婚的一对新人祝贺,难道它们也知道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吗?这真是一个非常适合结婚的日子。
早上,当我醒来的时候,道场里的其他人也很多已经醒来了。有的在锻炼,有的在换新衣服,还有的在吃早饭。今天早上,道场里的同门也要去参加婚礼,婚礼的地点是在郊外的雨良宫神社,他们之前在彩排的时候已经去过那里了,但是我还没有去,因为我上次生病了。我的好朋友米户从我的宿舍门前走过,看到我的时候和我说起了话,他告诉我俊秀家叫来了一辆马车停在门口等我过去。其他人有的走路,有的包了其他的车过去,但这次我不和他们一起,我要坐车先去俊秀家,然后和叔叔阿姨还有俊秀一起去雨良宫,之前他们特别这样嘱咐我。
我洗脸刷牙之后,穿上了一件黑色的礼服,梳好头发,然后出去坐上了马车。这辆马车很漂亮,虽然不大,但是装饰很漂亮。车夫吆喝一声,拉车的马迈开四条腿不急不慢地走了起来,带着我穿过城市的大街小巷。很快我就来到了俊秀的家门口。俊秀的家很漂亮,很大也很漂亮。我走到房子里,看到叔叔阿姨,向他们打了声招呼。荣觉院阿姨问我有没有吃早饭?我说没有,然后我们一起吃早饭,早饭很丰盛,有一碗米饭,两块豆腐,一杯浓茶,还有糕点。吃完早饭之后,我和叔叔阿姨,还有俊秀一起坐了另一辆马车出发。早上,王红叶和小枝夫人也在,但是她们没有和我们坐一辆车,她们坐了另一辆马车跟在我们的马车后面。另外还有第三辆空车,我觉得我知道那是做什么用处。
车里并不是很宽敞,叔叔阿姨坐在一边,我和俊秀坐在另一边。我把我这一边的窗帘稍微拉起来一点,从外面吹进来的风吹到我的脸上,让我感觉凉凉的,很舒服。通过窗帘的缝隙,我看到窗外的景色飞快地从我的眼前掠过。一开始还是繁华热闹的早市,到后来变成民房,再到后来,树木渐渐多了起来,我知道我们已经出城了。在路上,叔叔和阿姨有说有笑,虽然很多时候都是阿姨在说话。俊秀坐在我的身边,他看起来兴致并不是很高,对阿姨问的很多问题,都只是轻轻地回答很简短的答案。今天他是新郎,他也穿了黑颜色的礼服,很黑很暗的礼服,腰间别了一把纸扇子。他的头发梳得很整齐,在脑后扎起一个发髻,看起来很帅。一路上,他都微微低着头,双手抓着裤腿拘谨地坐在那里,保持着一动不动僵硬的微笑表情。阿姨问他是不是感觉很紧张?对他说放松一些。他说知道了。
我很好奇俊秀心里在想什么,不过在当时坐在马车上,我没去猜测他内心的想法。昨天的电话也告诉我说不要老是去用血去猜测别人的想法。我想他当时一定在想很多事情,除了想婚礼的事情之外,还在想自己的事情。在不久的未来,俊秀会做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他自己也知道那是很不好的事情,但是他又觉得那是他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如果是这样的话,今天的结婚似乎也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安排。我觉得他是这样想的,不过究竟如何我也不清楚。总之,不管他有什么想法,也不管他内心有什么犹豫或者疑惑,他最终都还是没有做出任何行动。马车继续行驶,我感觉到一阵阵持续不断的颠簸。俊秀坐在我的身边,从衣衫中取出他的发言稿开始小声地默念,等会在婚礼上他要发言,所以他在用最后的这点时间再回顾一遍内容。他念了几遍之后,将信纸重新折起来收好,然后很快,车停了下来,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马车停在距离神社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我们走下车,接下来的路是要步行的。王红叶和小枝夫人的车也跟在后面很快到来了。神社中的巫女迎接我们。这里虽然是郊外,但也不是什么很偏僻的山野,距离城市还是很近的,附近也有一些房屋民居。我们脚踏着青石铺成的平坦道路,穿过鸟居走到庙门前,一路上静悄悄,大家都不说话,我听见树林中有鸟雀啼鸣。现在是秋天,道路两旁的树木,叶子已经变成了金色,落叶落在泥土中,落在青石上,我想这里每天早晨一定是要扫地的,不然,现在我们走的时候,脚下也会是成片的落叶。我们走到庙门前,其他人还没有来,这里只有一位在这里担任神官的老先生还有其他几位巫祝姐姐在等我们,我们几个人站在门口迎接客人。
很快,陆陆续续地,客人们来了。有道场的同门,有我不认识的看起来身份很尊贵的人物,有俊秀的同事,还有似乎在平户见过的船队里的。今天早上来的人不多,因为新人在神社只是进行仪式,于当地的神明前成礼。中午吃饭是在俊秀家里吃,到时候应该会有很多人来,我当时那样想。每当有客人来的时候,神官都会向他们致意,就像向我们致意一样。我们也同样要向客人们致意。关系好的客人还会和主人寒暄几句,然后再向里走。我注意到那些我不认识的人几乎只和泷川叔叔阿姨讲话,而隐约有印象的只和小枝夫人说。至于我,道场里的同学们和永见掌门倒会和我打打招呼,不过今天我也不是主角,只是陪着一起,所以对我说的话当然也不会有多少。我看见上次看见的那个泉谷仓先生,但他应该还在因为上次的事情生气,睬都不睬我,有个中年男人应该是俊秀的队长不记得叫什么了,也没说话。还有一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应该是叫长门,他倒是对我点了点头,我是不是在哪和他接触过,除了最初在船上看过一眼?
俊秀和王红叶站在一起,我和叔叔阿姨站在俊秀那边,小枝夫人站在王红叶那边。王红叶当时穿了一件红颜色的长袖长摆的大礼服。不是大红色,是浅浅的粉红色。不同于我们的习俗,他们这儿结婚是不穿大红衣服的。她的头发扎起来了,在头顶盘成了发髻,那样子看起来很陌生,不过这些日子以来我也已经见了几次了。当遇到重要场合的时候她就这样打扮,比如上次在平户我们去祭拜时,上次过盂兰盆节时,还有上次彩排结束时。今天这样重要,她当然也这样打扮。她的表情倒还是很让我感到熟悉的平静,没有一点笑容的平静。郊外的寺庙,微凉的秋天,穿过鸟居就站在神明栖身的土壤之上,进入庙中就进行神明见证的仪式。这样庄严肃穆的氛围,倒是和她现在的面无表情挺搭配。我不知她在想什么,也许我其实知道,但我不想去多想。对她这陌生的模样和熟悉的表情,我也不想去多看。
顺便一提,今天来的客人,虽然有很多我不认识的,但是他们看起来就是很普通的,单纯只是来出席婚礼的客人。其中即便有和俊秀的计划相关的人物,谈话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没注意到任何异常。当然不会有什么异常了,毕竟大庭广众之下。我站在门口跟着一起迎接客人,想着会不会看到那个姓伊东的大臣。结果直到所有客人都到齐了,仪式开始,依然没听到这个名字。
客人到齐之后,很快就到了该进行仪式的时间。神官老人家指挥两位新人站在最前面,然后双方的父母长辈分别站在后面,然后客人们也根据男女双方分成两队,我依然和叔叔阿姨一起站在俊秀身后。我们在神官和巫女的带领下,慢慢地走进神社,在进门之后先洗干净双手表示敬意。神社里面的地上铺满了白色的小石子,青石板铺成一道道路。我们慢慢地走着,庭院中有一株很大的银杏树,秋天,金色的叶子已经铺满地面。神社中很安静,没有多少声音,我们一路慢慢走着,也没有人说话。就这样一直走到了神堂前面。神堂是一个从外面看起来并不是很大的房子,虽然不大,但似乎足够容纳我们这一队人。屋顶是漆黑的瓦片铺成,四角翘起。屋檐下是粉刷成白色的一圈墙面,这间神堂四面是木质活板门,就像我已经在日本见了无数次的建筑一样。在正门前挂着一根由三股拧在一起的粗绳,这应该是某种神明的象征物。另外门口还有一个功德箱,我投了些铜板进去,总要供奉一些香火钱。
在门前,神官停下了脚步,似乎念诵了一段对神明说的敬词,然后握着手中的节穗弯腰鞠躬,向堂内的神明敬礼。走在前面的巫女们拍了拍双手,也弯下腰去,看起来十分虔诚的样子。我们这些人,新娘新郎,还有宾客,也同样拍手,弯腰鞠躬。当时,我随着叔叔阿姨向前走,跟着他们的步伐,心里什么也没想,看到前面人如此动作,自己也下意识地举起双手准备拍一拍,并没意识到我在做什么以及这么做的目的。只是看到别人这样做自己便跟着这样做,毕竟来日本这么久,这还是我第一次到神社里面参观。
但就在双手合起之后,我看到了站在侧前方的小枝夫人,她只是站在那里,没有举手,略微低下头,默不作声,站立的背影在鞠躬的人中间看起来好突兀。可依然始终站着。我想起来她是不能去信别的神明的,因为她现在信的是这世界上只有她现在信的这一位神。她来到这里是来参加女儿的婚礼,她的礼节和敬意是对这里和她一样的凡人东道主表示。
那么,我现在这样做又是什么意思呢,作为一个外来人?一开始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想到了,觉得还是入乡随俗吧,到了本地,到了这神明的地界,还是应该打个招呼表示礼貌为好。我也不是坚定的无神论者,我也不向这位神明祈求什么,就打个招呼问候一声吧。
进入神堂之后,面对神龛又要行一次礼。我没看清楚神龛中的神像是怎样的,帷幔遮掩住了,直到现在我也不知这神社中供奉的是这个国家的哪位神明,这里的神很多,外来的,本地的,先天存在的,凡人得道的,很多。反正还是打个招呼。
之后,客人们分到两边落座,彼此相对,两位新人也坐到神龛前面。仪式就这样开始了。神官又是向神明念诵了一段经文,转过身面对我们,介绍今日来结婚的两个人。介绍是对神说的,也是对我们这些客人说的。内容我都早已知道。新郎新娘在平户相识,两人彼此相爱,情真意切,所以今日于神前结婚,请神明作证,结为夫妇。大概就是这些。
我默默地听着,大半没用心听。我看了看左右,突然想到我现在坐在泷川叔叔和荣觉院阿姨的身边,我的另一边坐的是那个作为媒人的老先生,上次看到过他。然后我想到今天早上我一直和叔叔阿姨在一块,迎接客人的时候我也在迎接,这应该是只有主人家才会做的事情。道场里的其他人坐得很远,就是永见掌门也和我隔了大概七八个座位。我现在坐的是男方家的主位。并且坐在男方父母下首,那就是新郎手足的位置。看来我今天的身份不仅仅是普通的客人了,我今天在这里代替泷川吉明出席他弟弟的婚礼。
所以是特别的客人,我想。想到曾经那个人和我一起相处的那些日子,他教授我剑法的那些过去回忆,今天能来代替他出席婚礼,我觉得这也是我的义务以及荣幸。他是俊秀的哥哥,而俊秀比我年纪稍大一些,一直以来也像是我不曾有过的哥哥一样待我,不考虑其他事情的话。今天我坐在这里以这样的身份出席婚礼,如此安排也很好。只是很遗憾了,龙,我没法代替你真心实意地为此感到高兴,唉,我现在有自己要考虑的事情呢。
不想多想往昔和故人,我的注意力回到现在。我心不在焉地听着介绍,目光四处游走,注意到在那一对新人面前,神龛之前,有一个案台,上面放了叠在一起的三个碗。碗不一样大,小的在上面,大的在下面。碗边放了一个壶,我想壶中应该是清酒。当然了,婚礼当然是要喝酒的,就像我们那里的交杯酒一样。神官在介绍完之后说开始三献之礼。我不是很懂三献是什么意思,要喝三杯吗?在场的人都没有说话所以当然也没人帮我解释,反正继续看下去就明了。
一位巫女走上前,跪坐到案台对面。拿起小碗,拿起酒壶斜了一下,再斜一下,第三下将酒倒满一小碗。这时神官开口说话。第一碗酒敬给祖先,感谢过去的祖先和长辈庇护,求英灵魂魄保佑这一段婚姻。酒倒满了一小碗,然后新郎将碗双手捧起,俊秀分三口喝完。巫女又用同样的动作斟酒,这次碗由新郎递给新娘,王红叶也分三口喝完。第三碗又让俊秀喝下。
看到这,我猜测中碗和大碗也会是如此做法。第二次,酒倒入中碗,这碗致夫妻二人,决心于此时缔结姻缘,无怨无悔。和第一碗的顺序不同,这次酒先给了王红叶,再给俊秀,再给王红叶。第三碗酒则祝愿两人未来幸福美满。顺序又变回先是新郎,再是新娘,再是新郎。
他们饮酒的时候不说一句话,也不犹豫或者迟疑。只在交替时相互对视一眼。我坐在男方这一边,所以我能看见王红叶的表情。虽说还是一贯的面无表情,但此时却还是这样就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