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离经年 > 第16章 剑移青丝惊鸿一瞥

第16章 剑移青丝惊鸿一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元封六年,大旱始。旱灾历时三月,觅水难寻,万物蒙黄,饿殍遍野,燕国百姓苦不堪言。

朝野上下为此焦头烂额,然而,始终没有一个人能够给出有理的对策。

时年九岁的公主,天资聪颖,善弄诗文,遍通古经,以古时之法,解苍生倒悬之厄。

帝大悦,赐公主封号:明珠。

一月后,暴雨忽至,新垦土地将毁,明珠公主再提良策,筑堤护田,以逢秋收。

灾情过后,明珠公主之名传遍大燕。

若说太子是谁,没几个人能说出口。可要问公主,就是三岁小儿都能脱口而出“陈黎公主”,再侃侃而谈她的功绩。

燕国与北临南北对望,偶有摩擦。

元封八年,北临面临宫变,帝后薨逝。燕帝把握时机扰乱边防,可惜偷鸡不成蚀把米,北临边境仍如城堡般固若金汤,燕国的领头将军却不慎中伏,死在了战歇前两日。

那位将军正是皇后的胞弟,燕国皇后为此郁郁寡欢,于两月后薨逝。

两国就此又得了几年的清静时光。

好景不长。元封十二年,相安无事了几年的临燕两国,恢复了水火不容。

彼时,在病榻缠绵半年之久的燕帝,好容易捡起青年时的雄心大志,一心统一南北,力排众议,不顾朝臣反对,执意出兵北临。

他自认眼光毒辣,北临江山分明摇摇欲坠。政变才生,幼帝初登大宝,根基不稳,旁侧又有王爷虎视眈眈,争权夺势。

吞并北临,了却他的心愿。这样他在九泉之下,才有颜面去见病逝的皇后。

一开始进展得很顺利,完全符合燕帝的规划。

直到,边关一白袍小将横空出世,一杆长枪,横扫燕国战士,反而高歌猛进,跨入南燕边界线。

消息传回燕京,正要喝汤药的燕帝整个人蜷缩起来,呕出了紫快发黑的一口血来。

三日后,白袍小将脸戴面具,后跟北临战士,在敢怒不敢言的南燕百姓注视中,大摇大摆的入驻了燕国客馆。

过了晌午,客馆出来了一个手持长枪的,玄衣墨发的少年。

他仍佩戴面具,被恭恭敬敬地请进了皇宫。

燕国皇宫之中,吐血后的燕帝直到现今还未清醒,浑浑噩噩、反反复复地咀嚼着几个字。

司徒锦是被太子请进宫的。

太子陈暮,皇后长子,明珠公主一母同胞的长兄,虽不如公主陈黎的名声传得广,可毕竟在燕帝荣登大宝时就册封了太子。

如今父皇不省人事,太子监国理所当然。

陈暮在燕帝昏迷之后,没有了父皇固执的严防死守,首先联络前线赵将军,不仅共商排兵布阵大计,更是有意亲自赴阵。几日商量下来,燕国颇有“起死回生”之势,对方却是攻势一转,提出和谈。

赵将军的信里写,对方很有诚意,北临不堪内忧外患,频起战事更是劳民伤财,不如谈妥条件再停战,对双方都有利益。

陈暮在锦瑟殿内踱步。

两国前几日还在兵戎相向,如今他为下风,虽是抱着低声下气的态度,但一想到对方坦然接受邀请,就这么在众目睽睽之下,在他燕国百姓如刀子般的眼神中纵马入城,倒更是胆子大。

传闻中的白袍小将,若他不是北临人,他二人如今不是敌对关系,他还真有些佩服欣赏。

陈暮转身,一想到执意出兵的父皇,又有些头疼。

他和妹妹提出反对意见,谁知一向好说话的父皇顿时化为老顽固,吹胡子瞪眼的给他和妹妹下了禁令。他就这样困于东宫,这半个月都不得与外界互通有无。

一眨眼,事情演变成如今这个局面。虽难掩病容,但到底意气风发,一声令下挥兵北上的父皇到这个时候还睁不开眼,而大臣们日日吵个不休,让人焦头烂额,却无一人能够给个实质意见。

与此同时,明珠殿内,也不太安生。

父皇病重,到了不清醒的地步,先前被下禁令的太子掌权,同时也解了明珠殿的禁令。

陈黎看过父皇,才从侍女桑桃的口中得知近日发生的所有。

“和谈?”陈黎坐不住,“北临的人还被哥哥邀进城了?”

“太子殿下现如今正在锦瑟殿。”桑桃安抚陈黎:“公主,这只是熄平战事的手段,太子殿下还是有办法的。”

陈黎急躁起来,“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出阴招,哥哥也太急了些。”

“听说带兵的将军很是年轻,而且时常佩戴着一副面具,”桑桃不懂陈黎的想法,“而且太子殿下已经遣人请他进宫了。”

“进宫了?要见哥哥?”陈黎一提裙摆,咬牙道:“送上门来了。”

她小跑出殿,顺便捞走素日里出宫时需要的面具,掩住了半张面庞。

陈黎跑得极快,就是习过武的桑桃都追得气喘吁吁,“公主,您等等我!”

“殿下,北临的将军到了。”锦瑟殿内,内监欲言又止。

陈暮收回心绪,简短的道:“请他进来吧。”转眼见到内监的表情,疑惑起来:“你这是怎么了?有话直说。”

“这、这、”内监吞吞吐吐的,“殿下,北临的将军可带了兵器来啊!”

陈暮觉得不应该,“不得带利器入宫,你们没有告诉他吗?”

“奴才自然提了醒。”内监高呼冤枉,“但那位将军声称枪不离手,奴才们也没辙啊。”

陈暮刚要说无事,外殿忽插进一道冷然声音:“狼入虎窝,自是要枪不离手。”

陈暮顿了顿,内监哆哆嗦嗦的退至一旁。

他细细打量如今威名远扬的人,玄衣着身,银枪在手,脸上的骷髅面具盖住了五官,整个人都包裹着一股暗沉的气息。唯独他坚持留住的长枪,银光凛冽,堪称黑暗中的一抹余亮。

陈暮沉声吩咐:“都先出去吧。”

殿内余下两人时,陈暮才拿出记忆里妹妹牙尖嘴利的气势:“若我燕国皇宫是虎窝,恐不会有被犬类欺压的余地。”

听着像是自嘲,可偷梁换柱称狼为犬,着实太小心眼。

不管舒不舒服,司徒锦面具背后的表情毫无波澜,他轻笑一声,兀自摘下了骷髅面具。

双眸深邃,恰似寒星,他薄唇微抿,自如的神情仿佛见到了熟人。

事实确实如此。

“朝禾,”司徒锦紧绷的下颌得以放松,“好久不见。”

“你……佑之?”

陈暮十二岁那年,游神医借尝百草之故,召应群雄。天下少年集聚神医谷,后入神医谷不远处,游神医新办的白鹤书院识文习武。

那三个月,白鹤书院里,有两国的权贵子女,有深埋江湖的少男少女。

他们只是书院学子,不论背景,不评从前。

陈暮记得司徒锦,他二人不仅一见如故,且陈暮一五一十告知了自己身份。

当年聊得投机,从书院散去后,陈暮和司徒锦却失去了联系,他甚至从不知司徒锦隐藏的身份。

陈暮有些发懵,他得知北临四年前的一场宫变,那位白袍小将的父母亲族皆葬于变故。

竟然是司徒锦。

十二岁那年,二十几个少年天南海北齐聚一堂,他们谈天论地,不问前途。

他与司徒锦只论诗书和情谊,却没想到隔一年,他出了那样的事。

萧瑟秋风今又是,更没想到,再一次对坐,以各自真实的身份,竟是做不到从容。

陈暮感叹世事变化,但总是要抽离出当年的情景。

“竟是你……”陈暮近乎于苦笑,“我告诉你我身份的时候,从未想过,如今北临冒头的年轻小将会是你。”

“世事无常。”司徒锦显得很平静,毕竟较之蒙在鼓里的陈暮,他早早准备了起来,“在书院时,我同陈兄说的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那件事,我应该是告别父母,远离两国,独步江湖。”

他的确不是个受拘束的人,书院包容四海,立的规矩却多,那时他们总要谈笑几句司徒锦,说他是受罚最多的人。

说起来,和他妹妹的性子是真像。表面沉静,内里叛逆。

论起旧事,仿若隐在两人间的隔膜很快自我断裂。

陈暮也不再拘束,静候司徒锦的开门见山:“殿下,两国纷争不休,受苦的是两国百姓。现今我的皇上表弟也同意,如数归还南燕城池,依旧以雄真关和穆河为线,两国可以保持休战。”

这个结果,由对方说出口,简直是天大的喜讯。

然而陈暮喜怒不形于色,毕竟接人入宫,就是为了敲定停战的条件。

果然,不用陈暮开口,司徒锦继续道:“我们只有一个条件,贵国的明珠公主和亲大临,两国联姻。”

陈暮一下绷不住表情:“明珠?!”

陈暮脸色难看:“你要我妹妹嫁到你北临?!”

他承认,近来两国纷争,全是出自他父皇之手,造成现如今的局面,说句不好听的,完全是他们咎由自取。

可这代价,怎能由他妹妹来担负?

而这和亲,两国休战保持和平,要一女子作为纽带联系,本质上,不就是想在必要时拿他妹妹做人质。

“以一人换取不必要的伤战,已是最好的结果了。”司徒锦平心静气道。

最好的结果……

陈暮断然拒绝:“我绝不会送我妹妹出去,绝不答应!”

他气得全然忘记先前忆起的同窗之谊,甚至连太子的修养都忘了个一干二净,伸手就要赶人,“卖妹妹要个平安?我就是死,死在宫里,在战场上战死,也不会做这么卑鄙的事!”

“陈暮……”司徒锦想继续劝。

陈暮已经动手了,他抄起司徒锦落在一边的长枪和面具,直往对方身上扔,边扔边赶人:“战!战便是!孤不惜任何代价,也会战到底!”

内监听到动静,模模糊糊的有“战”的字眼钻入耳中,他连忙从前廊向里探。外殿内,北临来的那位将军佩戴着面具,步姿稳健,周围并没有太子殿下的身影。

他迎上去,“将军,您此刻是要出宫吗?”同时招呼着另一个内监去内殿伺候太子殿下。

司徒锦瞟了一眼内殿的方向,踌躇片刻:“回馆驿吧。”

内监恭敬应道:“是。”

两人还未踏出宫殿门,迎面一姑娘风风火火的撞向殿内。

她着藕色罗裙,领口袖口银丝勾花,稍多显几分精致,金丝束带流苏垂落。瞧上去万分精贵,只是脸戴面具,看不清神情。

陈黎进殿,一眼看中了同样佩戴面具的男子,由哥哥身边内监领着,想来除了是桑桃提到的人,也没有其他身份了。

她压着嗓子,“你就是北临的将军?”

司徒锦不认得她,也不识她的声音。可旁边的李内监认得啊,公主就是再怎么改变声音和装束,他也不能认不出来!

李内监内心慌乱,面上却是不显:“公主,您这是要做什么呀!”

“做什么?”陈黎冷笑:“本公主今日杀个人来玩玩。”

此时,正好桑桃追了上来,她喘息个不停:“公主,您怎么不等等我……”

陈黎不语,摸上桑桃后腰,果断抽出她腰间软剑,几步上前,直冲司徒锦而去,“小贼!”

“公主——”桑桃和李内监同时大喊。

陈黎手中的软剑送至司徒锦一米远,长枪稍伸出一截,落至她手腕处,陈黎腕上一疼,软剑轻而易举被挑落。

陈黎并不会武,事实上,在这之前,她更是没碰过剑。这样的他,就是想要碰长年征战沙场的司徒锦一根手指头,都是连做梦都不敢梦的事。

见公主受了委屈,桑桃立时要上前,陈黎却像是背后长了眼睛似的,“别过来!”

桑桃立马定住了。

面具下,陈黎眼中的刀子又挥向李内监。

李内监浑身一颤,眼风向内殿飘了飘。

陈黎呵笑一声。

李内监立刻败下阵来,退至桑桃边上。

公主饱读诗书,素日里温婉安静,除了他在宫外撞见过几次的笑得明媚的公主,就再没有见过她脸上多余的表情。他可从未见过这样可怕的公主。

谁知这时,司徒锦火上浇油道:“公主,请拿稳您的剑。”

陈黎气结,拿稳?她压根就没拿过!靠什么拿稳?

但她不能表现出来,就是气头上也不能在这个北临人面前低了一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