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初快来——”
“马上我把这个挂好——来了——”
“这个放哪啊晦晦?”
“我手机上有图你看看——”
“我操这谁折的这个千纸鹤,丑得我想哭——”
“我,有意见——”
“我□□别把这个气球打这么大行不,一会爆了——”
“不会的,刚试过了,爆了我替你挡着,乖。”
“咦——”
“演都不演了!我讨厌你们!——”
“99。”
“99。”
“行了快过来俩高个的把这个挂上去——”
“付一呢,凌畅呢——哎这俩不会谈恋爱去了吧?——”
“神经啊——”
包厅里闹哄哄的,人群来来往往往一面墙上挂东西,初初在下面叉着腰,正指挥着站椅子上的黄灿贴字。
“对,再高点——好——”
黄灿贴好字跳下来,和初初一起打量墙上的字。
我们毕业啦
“其实有点不好看。”初初小声吐槽了一句。
黄灿颇为认同地点点头。
“算了,就这一次了,”初初叹了口气,还是摸出手机拍了一张,“一辈子就一次高中。”
黄灿笑了笑,伸手摸摸她的发顶。
“轻点,”初初拍掉她的手,“学了一上午才学会的丸子头。”
黄灿新奇地捏了捏那颗圆圆的丸子:“学会了?”
“是啊,”初初又叹了口气,“以后没人给我编麻花辫扎丸子头了,不得自己动手啊。”
“其实我会。”
“你?”初初狐疑地打量了一下她昨晚才去修短了的头发,“哄人呢。”
“会一点点,”她说,“下次试试?”
“再说吧,”初初拍拍她的肩膀,“什么时候出发?”
“去哪?”
“新疆啊,你不说去么。”
“昨晚不是又说要去云南?”
“那不一样,”初初指指她,又指指伸手一群还在闹的人,“那是我们大家一起去的,新疆我俩去。”
黄灿歪了歪头。
“真的,”初初伸手捏了捏她的脸,“今晚商量下,云南回来就出发?”
黄灿笑出声,也伸手捏了捏她的脸,凑近了一些看着她的眼睛:“行。”
“都布置好了?”谢老师和宋老师走进包厅,一样看见的就是那面花花绿绿的墙。
“嗯!”
初初和许晦一人拉了一个,把两人拉到包厅最中间的走道。
“宋老师谢老师讲两句?”
又来。
谢老师推了推宋老师。
“班主任来吧,我那天在课上已经讲差不多了,”谢老师笑得有些不怀好意,“你们宋老师早打草稿了。”
“哇塞——”
“鼓掌——”
哗啦啦的掌声响彻包厅,宋老师无奈地笑了笑。
“不饿吗?”
“饿——宋老师你讲完我们就吃饭——”
“是啊是啊,宋老师快讲——”
宋老师于是又笑,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叠起来的纸片。
“那最后啰嗦两句吧,”他展开那张纸,包厅头顶的灯光落在纸片上,背着看依旧能看到上面手写了密密麻麻的字。
“先恭喜你们圆满完成高中学业,”他抬起头,“这意味着你们将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跨入人生的另一段精彩赛程。”
包厅里的灯光是金灿灿的,落在每个人脸上都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
“在此,我代表十七班全体老师,向大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
又是配合的哗啦啦的掌声。
“这是我第一届以正式班主任带班,一开始我也有些拿不准,要怎么和你们相处,怎样和你们交流,接触下来我发现,你们都是很可爱的人。
“昨天晚上你们谢老师怂恿我为今天准备一些发言,他说你们一定会让我们讲两句,我捏着笔,一开始其实不知道要讲什么。
“我想起三年前分班结束我拿到花名册的时候,努力把你们每一个人的脸和名字记住;想起第一天在教室报道时,你们走进教室喊老师好;想起你们在教室里发奋苦读的样子,想起你们在运动场上互相呐喊加油的样子……太多了,十八岁确实是最美好的年纪。
“那天你们谢老师问我,马上要送考了,我有什么感想。
“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送考,但我告诉你们谢老师,这次不一样。
“因为你们是我从头带到尾的,我和谢老师每天都在看着你们,看你们为了自己的目标拼搏,看你们因为一点小事笑得前仰后合,我们看得见你们的努力,也看得见你们的可爱。
“现在,过了今天,十七班应该不会再这么整齐地聚在一起了,我和谢老师也想借今天这顿饭,最后送你们一些祝福。
“未来还很长,困难总会遇到的,无论最后你们要去哪里,要回哪里,一定记得,永远相信自己,永远宽容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甚至平庸。
“世界上有很多平庸的人,我是,谢老师也是,我们大家都是,学会接受自己的普通,接受自己的平平无奇,这不是一件坏事,认可和包容自己的一切,这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开始。
“高考前我给大家的祝福好像都和高考挂钩,但高考后,我希望你们不要为这次成绩过度挂怀,考好了说明你没有辜负从前努力的自己,这是好事;失利了并不代表你失败了,这只是一次考试,不是你的全部人生,你们才十八岁,人生尚且不足四分之一,往前走,往前看,活着是为了体验生活的意义,所以多看看沿途的风景,这也是件好事。
“永远不要后悔你走过的路,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时间会慢慢告诉你,当下最可贵,当下即全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在今朝。
“希望你们可以记得,虽然我们只朝夕相处了三年,但这三年的高中生活把你们和一中,和一中的老师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同学们,无论你们今后走到什么地方,我们都会由衷地祝福你们,为你们喝彩,为你们欢呼。
“最后,我代表十七班全体老师,衷心祝福你们能够成为一中后来人的学习榜样,成为国家建设的优秀人才,成为十八岁的你最想成为的人,成为更好最好的自己。
“也欢迎大家常回来看看,我和谢老师永远期待你们回家的脚步,”宋老师最后把目光从眼前这群小朋友身上流连了一遍,“真诚地祝福你们,祝愿你们拥有美好光明的未来。”
他退到一边,弯着眼睛挥挥手。
“好了,吃饭吧。”
众人似乎这时才回神,掌声延后了好几秒,才如雷贯耳般地响起,经久不衰。
“所以这真的就是散伙饭了吗……”
“我不行了,我真的要哭了……”
“不要啊……”
“诶诶诶诶等会——”
“哦对对对对,初初呢——”
“快快快——”
初初猛地蹭起来,拉着许晦跑到包厅门口。
“来——”包厅里齐思铭站起来喊了一声,“三——
“二——
“一——”
谢今朝和宋长明站在原地,有点懵地看着这群刚还哭喊着不要分离的小朋友,突然又站起来兴奋地倒计时。
不是吧。
饭厅里来?
还来?
“谢谢宋老师——
“谢谢谢老师——”
两声拉长了的声音从包厅响起,比刚刚的掌声更为震耳欲聋,刚刚跑出去的初初和许晦各抱了一束花进来,把花一人一束地递给了他们。
两个小女孩笑得眼睛完成了月牙,花送出去后马上站到一旁,跟着底下的人一起喊。
“谢谢宋老师——
“谢谢谢老师——”
谢今朝看看怀里的花,又看看面前这群笑得七上八下的小朋友,末了,也跟着笑了。
他和宋长明在鲜花和欢呼中对视了一样,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明亮的光。
其实。
谢今朝抱着花,跟宋长明异口同声说了句谢谢。
当老师真的挺好的。
真的。
真的很幸福。
这顿散伙饭,一直吃到了一点多。
下午的小朋友们其实活动特别多,烫头发染头发的,做指甲逛街买新衣服化妆品的,还有组织活动的,太多了,每个人都来不及有太多的感伤。
这个城市实在太小了,他们现在随时都能再见到,这顿饭不是散伙饭,是他们未来很多顿饭的其中一顿。
所以最后大家一起出酒店,都笑着向他们挥手告别,只是这次不是明天见了。
“宋老师再见——”
“谢老师再见——”
他们奔往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他们太年轻,他们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正因为年少轻狂,所以意气风发,所以耀眼得比肩盛夏的骄阳。
谢老师和宋老师站在酒店门口的小坝子,一一应下了他们的再见,一一目送他们的离开,像从前很多次的离开一样,只是这次,他们不会再回一中了。
“哎,”谢今朝叹了口气,“还回去不?”
他指的是回学校,昨天太匆忙,办公室还剩很多东西没搬,学校规定要在这两天全部清空。
“可以,”宋长明点点头,“我现在买票。”
“什么?”谢今朝愣住了,“什么票?”
“机票啊,”宋长明以为自己理解对了,头也每抬,手机屏幕已经跳转到了购票的APP,“现在就走?”
“啊?”谢今朝张了张嘴,末了又没说出话来,只能又说了句,“哦。”
宋长明笑了,把机票买好了,转过手机向他展示:“好了,走吧,回学校。”
“还回?”谢今朝说,“不是说走了?”
宋长明把手搭上他的肩,推着他往前走。
“是要走,”他说,“先去把东西搬车上去,放久了怕回来已经丢了。”
“哦,”谢今朝点点头,于是卸了力半靠在宋长明的手上,“还以为你不知道我说什么呢。”
宋长明又笑了。
六月初的夏天还没到最热的时候,但今天的太阳一如既往地大,一中的绿化面积挺大的,进校后蝉鸣在四周此起彼伏,这个点的学校很安静。
学校现在没什么人,即将升高三的高二要今天晚上才返校开始上晚自习,这个点路上没有学生,也没有老师,只有谢今朝和宋长明。
宋长明告诉他了一个好消息。
初初她们在气象站种的向日葵开了,盛开在两天前,高考当天。
他们先去看了绽放在金色阳光下的向日葵,然后再折返回的教学区。
文化长廊的七里香还没开败,隔远了看星星点点地掩映在绿叶间,栽满松树的柏油路的尽头,是一中的地标性景观,那棵四百多年的大榕树。
抱着东西从办公室出来,谢今朝和宋长明再次路过了大榕树。
常青的枝叶在日光中舒展,光斑落在地面,周遭除了蝉鸣再没有别的声音。
谢今朝忽然想到了三年前。
也是这样一个有点热的白天,他匆匆赶来报道,路过这里时他在树下驻足了片刻。
他站在树下抬头,就像无数路过这棵大榕树的学生老师一样仰望头顶的枝繁叶茂。
初夏的风带着一点还没完全消散的凉意,穿过浓密的枝叶,穿过他和宋长明的中间。
并不燥热的风,从三年前,三百年前,一直吹到今天,一直吹向未来。
如果正如宋长明所说,今朝即全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在当下。
那么当下,是谢今朝在扬立一中的第三年末。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