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山中夫郎【种田】 > 第30章 拐枣糖

第30章 拐枣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知道自己身处青竹寨,向昱也不开口让宋颂去看望季云了,下山那样远的路,他让宋颂去,岂不是害了他。

他望向周荃,在醒过来的短时间里,他早已能看出这个个子高体格大的汉子是做主的,他想求一求这个汉子,至少给夫郎报个平安。

周荃自是看到了他的目光,思索了片刻,道:“正巧今日要下山,你是要带个口信,还是带你夫郎上来?”

向昱眼前一亮:“带个口信便可,我伤好了便会下山。”

虽然不知宋颂为何出现在青竹寨还在此地住了下来,但向昱可没打算长久待着这里当个土匪,他还是要下山的。

周荃问道:“你夫郎叫什么,家住在哪里?”

向昱都一一答了上来,周荃点头记下,告诉他会将口信带到,向昱这才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疲惫的神情。

见状,胡正让他俩出去,病号还是要多休息。

两人又回了堂屋看见宋颂带过来的篮子,周荃总算找到了话说:“这是今日要带下去的?”

“嗯。”宋颂过去打开篮子给周荃看,“这是我绣的三十六条手帕,你照样帮我卖了,再打一斤油上来,这是钱。”

说着,他递给周荃二十个铜板。

周荃疑惑道:“油不是十二文一斤吗?”

宋颂道:“嗯,多的你拿着吃个包子或是烧饼。”

他此番是拜托周荃带东西,一个人能带的东西本就少,他带了一些,周荃自己的就少些,八个铜板不算多,也算心意,叫周荃知道,他不是爱占便宜的人。

周荃盯着手里的铜板,手指收紧合拢,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宋颂笑着点头,正好外头有人喊,灰灰仔也叫了起来,周荃知道这是在叫他了,应了一声就背上地上的背篓。

宋颂拦了一下他,从篮子里拿了条不一样的手帕出来,别的手帕都是鲤鱼戏子、蝶戏牡丹之类的花样,这条手帕绣的是豹纹,是不一样的。

“这是我给你绣的手帕,你莫要嫌弃。”宋颂低着头,声如蚊呐。

周荃怔住了,他看着宋颂的发顶,再慢慢移到他手里的手帕,心脏感觉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感觉满满的,分外踏实。

宋颂感觉手上一轻,再抬起头时,就看见周荃出去的背影,他说:“我会好好珍惜的。”

宋颂翘了翘嘴角,周荃家里两个汉子,他也不好久留,跟向昱和胡正打了个招呼,他就回了家。

今日没之前下雨时那样冷,但快进冬月,连河里的水都结上了薄冰,自然也是冷的。

宋颂回了家,宋莹正坐在堂屋里编竹篮,家里这种编织的东西不多,今年是没有多大的用处,只是长久生活,总是要用的,多编些总没有错。

只是她编竹篮的手艺不好,老是编到一半散了,见宋颂回来,她仰头活动了一下脖颈,道:“锅里有热水,我早时热了两个馒头,酸菜也在灶台上。”

宋颂应了一声,宋莹也才吃完饭没多久,灶肚都还是热的,锅里有两个馒头,他也没拿碗装,就用手拿着吃了。

三两口啃完馒头,宋颂探出头问宋莹吃不吃拐枣糖,见宋莹兴冲冲地扔下竹篮,转去把背篓背上,他就忍不住笑了一下。

两人往寨子外面走,路上遇见宋颂的,都朝他露出心照不宣的笑来,宋颂也没法,自从寨子里的人知道他和周荃的事后,每每见他都是这个神情。

宋莹跟在他身边,笑嘻嘻地道:“颂哥儿日后可是压寨夫人了。”

“去,就会拿我取笑。”宋颂拍了一下宋莹的额头,却对宋莹时不时的打趣习惯了。

宋莹被打了一下头,心情却很好,或者说,自打知晓周荃对宋颂有意后,她心情就没有一日不好的。

在她眼里,宋颂长得好、脾气好、还很勤劳,这样好的颂哥儿,就该配天下顶好的汉子,如今身处寨子里,也该配寨子里最好的汉子,就该配周荃那样的人。

最重要的是,她知道,周荃肯定不会嫌她跟在宋颂身边,是不是把她当亲妹子看待暂且不说,至少周荃不会让宋颂担心她,这就很好了。

她知道宋颂顾虑着什么,无非就是他若是成亲了,她该如何自处。

跟着宋颂一起去夫家吧,多半会被嫌弃是个累赘,她自个儿一个人生活吧,多半会被饿死,宋颂是担心她,才说不想成婚的。

可跟大当家成婚就不用思虑这些了,大当家家里也没家人长辈,不必顾虑其他人的意见,大当家人也好,养着她这么个拖油瓶肯定也不在意,再说她吃的也不多,还能帮着家里做事,大当家肯定不会嫌了她。

最重要的是,颂哥儿也喜欢,这样就最好了。

两人往外走,出寨子时,守门的汉子特别叮嘱了别往深林子走,如今越来越冷了,山林的野兽也要吃饱喝足冬眠了,这时候最是危险。

寨子门也会在冬月初一正式封上,直到开春,期间都再不开了,是以这几天很多人下山,买些年货,亦或是家里要用的东西。

寨子的门当年是费了大功夫做的,又高又厚,跟个城门似的,而且上头还做了很多木头钉子,隔段时日换一批,锋利着呢,山里野兽撞上来要被痛惨。

里头也用了几根特别大特别重的木头顶着,那个木头柱子,要三四个汉子合力才抱得动,冬日没有比这更安全的了。

宋颂二人就在附近林子里打转,倒是遇见了拐枣树,只是低矮些的都被摘了,高的也被打掉了好些,两人转了好几圈,才找着一棵多点的。

这颗拐枣树生得高大,低矮的也被摘完了,只剩高的还有些。

宋颂从家里拿了根竹竿,家里最长的了,他一般绑着竹叶打扫屋顶用的,就连这样高的都没打下来几颗。

宋莹仰头看着,又伸脚踹了踹树干,见还算大棵,便道:“颂哥儿,我上树,站在高点的地方打。”

宋颂看了看树干,见足够结实,才点点头,让她注意安全,便往后退了几步,不然拐枣掉下来,砸头上,这可是很疼的。

噼里啪啦——

拐枣跟下雨似地往下掉,宋颂仰头看着宋莹,见她伸长了手,挥动手里竹竿,又是一些拐枣往下掉,眼见她打不到下树了,宋颂才走了过来。

“还是挺多。”宋莹跳下来,惹的宋颂紧张地看着她。

拐枣掉落下来没个范围,两人东捡一点西捡一点,竟也捡了大半背篓拐枣回去。

回到家,宋颂和宋莹就坐下来,将拐枣上的籽去掉,两人一边去籽一边讲话,也不无趣。

一晃眼就到午时了,见背篓里没有多少了,宋颂就拍了拍身上,做饭去了。

他去地里拔了棵包包白,又抓了把笋干泡上,冬日冷,还得还吃个荤菜才能勉强御寒,于是他又去切了一截之前做的腊肉。

说起来这腊肉他也不知道是什么肉,只按照以往做腊肉的法子做了,也不知道好不好吃。

刺啦——

带着水珠的包包白被倒进油锅中,翻炒几下,没等它炒出水就撒盐舀起来,包包白要吃脆一点的才好吃,会有股甜味。

说起来这还是他种的那些白菜里头最大的一棵呢,之前他在后院种了白菜和萝卜,不是第一次种,但没撒驱虫药,死了挺多,他还以为今年吃不上呢。

笋干和腊肉都切成片,腊肉在锅里翻炒几下就出了香味,宋颂咽了下口水,接着倒笋干,在锅里炒几下,因腊肉本身有盐,宋颂也没放盐就舀了出来。

腊肉香味扑鼻,宋莹端着一盆拐枣进来,闻言直问饭是不是好了,宋颂把两道菜端到桌子上,又舀了大米饭。

吃了几天馒头了,吃顿大米饭也不过分。

笋干腊肉十分油亮,笋子不如鲜笋那般脆生,可也有一股笋子的清香,更别提腊肉,腊肉有点硬,下饭却是绝配,宋莹夹了一筷子到碗里,吃下去就觉得人生满足。

除了容易塞牙,腊肉根本没有别的缺点——

宋颂也吃了一块,他方才还在想这肉与猪肉有何不同,结果没有什么不同。

又夹了一筷子清炒包包白,包包白又脆又甜,吃起来倒也过瘾。

吃到最后,碗里不剩一点饭,也不剩一点菜,只余点油,宋颂也没舍得倒,全倒在一个碗里,下回沾馒头吃。

吃过饭歇了一会,宋莹就缠着宋颂做拐枣糖,宋颂也消化得差不多了,他抓了一点出来做糖,剩下的打算晒干,以后炖汤或是吃个零嘴也成。

他准备打水清洗,却看到水缸里的水不多了,他拿了桶,喊宋莹:“莹莹,你过来洗拐枣,我去河边打点水。”

宋莹应了一声,从堂屋过来的时候手里还抓了把拐枣吃,宋颂笑道:“你也不嫌酸。”

刚打下来的新鲜拐枣带点酸味,得放几天回糖后才有甜味,也就是宋莹贪嘴了。

宋莹嘿嘿笑了一下,往嘴里塞了一把,剩下的都丢在要洗的盆里了。

河边离家不远,比起周荃家和李尧月家,宋颂家离河就近点。

冬月河水冰手指,只是早上结的薄冰半上午就化了,倒不用再找石头砸开,宋颂蹲下打水,没敢直接打一桶,担心提不上来,就半桶半桶地往回拎。

虽说麻烦了点,但也没办法。

走了好几趟才把水打满,惦记着宋颂受了累,宋莹笑着让他歇息,自己去找了石臼舂,将拐枣舂成碎沫后,又舀到锅里加水煮。

“好累啊。”宋莹甩了甩手,家里的石臼是原先张老太太留下来的,手舂的,她手臂都抬酸了。

宋颂站在灶前,一边把拐枣碎倒入锅里,一边道:“我说了我来,你自己不肯的。”

那石臼不小,他就担心宋莹力气不够,谁知道宋莹非要自己来,他也拗不过。

宋莹叹了口气,她原想试试,总不能什么都让宋颂干,谁知道那个石臼这么难弄。

熬煮了半个时辰,宋颂才取了块布,几针缝成口袋模样,将煮好的酸枣碎和水一起倒进去,然后用力把水挤出来,挤到再也没有了,宋颂就叫宋莹把不用的酸枣碎倒到后院菜地里去。

接着洗了锅,又把挤出来的水倒进锅里煮,他往灶里加了柴火,就去杂屋抓了一些之前捡的核桃榛子,砸开剥开也废了一番功夫。

等到锅里的水便得浓稠,还变了个颜色,宋颂就拿大碗舀出来一些,又用小碗盖好放到一边,这是拐枣膏,可以冲水喝,抿甜。

锅里还剩了些,他就把剥好的核桃榛子倒进去,灶里撤了火,用锅底余温将拐枣膏和干果炒在一起,才舀进盘子里,端出去放好。

这拐枣糖吃起来有点像酥糖的口感,咔嘣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