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山中夫郎【种田】 > 第27章 做豆腐

第27章 做豆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进了十月,天越发冷了,宋颂每天都要和宋莹出去捡柴火,今天捡明天的,明天捡后天的,反正总没闲过。

寨子里也开始忙碌起来,眼看要过冬了,得组织人打猎,这次进了山,到开春前都不再进去了。

这次每天都有十几二十个人出去,头两天经常捉到鹿羊,但后头野物学精了,就不好猎了,有好几天都只有野兔,甚至失手没抓到。

寨子里天天都在烧水剥皮放血,杀羊杀鹿杀野兔,持续了整整半个月,周荃才让人通知不猎了。

寨子人多,这也没办法,好在槐江山连绵不绝,因此周荃并不担心把山里头的东西杀光杀尽。

这天天气阴沉下来,冬日的寒风刮了起来,宋颂和宋莹正在西边林子里外头捡树枝,他俩没砍刀,也没斧头,只能捡点细枝。

雨点打了起来,宋颂冷得缩了缩手,将拾到的树枝放在一起,拿了麻绳捆起来,他跟宋莹都挑了两捆。

宋颂道:“快些回去,烧起火就不冷了。”

宋莹点头,她年纪小些,挑的树枝就不重,笑眯眯地道:“中午吃什么?”

宋颂道:“烧个肉片汤吧,有点冷了,喝点暖和的。”

宋莹点头,她如今烧菜的水平不错了,只是一个肉片汤,都用不上油,自然简单。

“我再去买一块豆腐,也煮进去。”

宋颂点头,冬日里吃的东西少,豆腐一年四季都有,也便宜,一文钱一块,买上一块也不伤筋动骨。

回到家时也才半上午,宋莹出去买豆腐,宋颂进了杂屋,抓了一把马齿苋出来,用水浇上泡开,马齿苋这东西抓一小把就能泡好多出来,煮汤刚刚好。

今年上来的时候种豌豆来不及了,不然肉片豆腐汤用豌豆尖打底更是美味。

早上无事,他就拿扫把把家里扫了一遍,只是家里常打扫,只有些灰尘,别的是没有的。

眼看着快到晌午了,等到宋莹回来,宋颂才往周荃家过去。

虽然不好意思,但毕竟还拿着工钱,周荃对他们又颇有照顾,说什么也不可能不去的。

外头雨下的小,宋颂也没披上蓑衣,到周荃家里时,正遇见周荃和几个汉子在沥豆腐,似乎还在讨论着什么。

听见门口传来动静,几个汉子转头一看,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色,周荃走过来,笑着道:“你来的正好,我们用那个包帕沥不出来,你能来给我们看看不?”

宋颂神色怪异,他长这么大,见过的汉子哪会做这些,这几个人也不知是一时兴起还是真要做出个豆腐来吃吃。

瞧着他走过来,几个汉子分的更开,宋颂看了一眼,包帕里面被倒了满满的浆,他看一眼周荃,还是不敢在这么多汉子面前大声讲话,便小声道:“你们倒太满了。”

周荃挠挠头,笑道:“我还以为想倒多少倒多呢。”

包帕是要摇起来才能把浆里面的生豆浆过滤出来,这么满,摇都摇不起来,怎么过滤得出来?

指出他们的问题后,宋颂便没再管他们,进了灶房就撩起衣袖,准备做饭,只是进来发现周荃根本没给他留菜,他又出来,只是才走到门口,就跟要进来的周荃撞在一起。

周荃扶住他的肩膀,又不好意思地松开手,眼睛亮亮的,笑着道:“我忘记说了,你中午不用做饭,我去姜昕家吃。”

宋颂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那、那我就先回去了。”

他抿着唇,一边放衣袖一边往外走,极力忽视心中的那些不开心。

“哎。”他走的急,周荃发应过来后下意识伸手拉了他一下,在指尖碰到手臂时缩回了手。

宋颂回头,周荃笑盈盈地说:“晚上和莹莹来我这儿吃饭吧,我准备做豆花。”怕他拒绝,又道:“正子一家也来。”

宋颂应了下来,便准备离开,只是才走到院门,就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越来越近,直到眼前黑了一下。

周荃道:“在下雨,你带着草帽走吧。”

草帽不大,但帽檐做宽了一圈,刚好能把他肩膀挡住,宋颂抬手扶了扶草帽,也露出个笑来:“嗯,你也快回去吧,等会儿雨下大了。”

周荃一下子愣在了原地,耳根子慢慢红起来,他动了动唇,想要说些什么,宋颂却早已转身走进了雨幕当中。

“周哥你在做什么,没力气了,快来!”身后后汉子喊他。

“去,别耽误周哥当望妻石,我来。”

“来来来,你来你来——”

“我要去提亲。”

汉子们正在研究怎么摇包帕,他们之前用蛮力摇了半天根本没用,过滤出来的生豆浆特别少,就在你一句我一句激烈的讨论时,周荃的一句话炸的大家都安静了下来。

“啊?”

终于有汉子反应了过来,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短短一点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周荃的鼓励。

“好!”

“我们支持你周哥!”

周荃沉默着站在院中,眼睛却是极亮。

这念头不是没起过,只是从未想今天一般,突然就冒了出来。

他看得出宋颂走的时候有些心情不好,他说了几句话宋颂都没什么回应的气力,只是他把草帽给了他,宋颂冲他笑着的那一瞬间,他就有种莫名的笃定,宋颂也喜欢他。

至少不是毫无感觉。

周荃是个热切的汉子,他想现在就去找宋颂,只是想起他还邀请了宋颂来吃豆花,便按下心中想法,跟那几个汉子耐着性子做豆花。

宋颂尚且不知周荃的打算,他回了家,宋莹正在灶房忙活,听见动静出来,一看是他,惊讶道:“这么快就做好了?”

宋颂摇摇头,也进了厨房,看见宋莹准备揉滑肉,便洗了手挽起袖子,接过了宋莹的活。

“他中午去昕姐儿家吃饭,晚上叫我们过去吃豆花饭。”

宋颂揉好滑肉,揭开锅盖,里头的烟雾一下子窜了起来,用手挥开烟雾,锅里的水咕噜咕噜冒泡,一看就开了。

他将滑肉一片一片丢进锅里,肉上裹了红薯粉,一丢进热水中很快就熟了,两片肉丢下去也不会黏在一起。

宋莹坐在灶前烧火,闻言奇道:“我买豆腐的时候没看见有卖豆花啊。”

“他自己在做。”宋颂将最后一块肉片丢了进去,没急着用锅铲去挥动,要等一会儿才会定型,趁这个时间,他舀了点水洗手。

“那周大哥还挺能干。”宋莹小声嘀咕了句,说完又出了会儿神,末了点点头,确实能干。

宋莹切肉的时候切得薄,没一会儿就煮熟了,宋颂用锅铲拨动了两下,将一旁的豆腐和马齿苋一并煮了进去,随即盖上锅盖。

在灶房里找了一圈蒸格,放在锅里架上,又搁了几个馒头上去,肉片汤须得多煮一会儿,正好可以将馒头蒸热。

肉片豆腐汤清淡,在出锅时宋颂往里头放了一点猪油,白白的猪油很快消失在热汤中,又撒了盐,闻着更是香气扑鼻。

自天气冷了,宋颂就把桌子搬到灶房去,左右家里也只有两个人,不在意这些,而且在灶房吃饭也暖和。

窗外雨点滴滴落下,屋内兄妹俩啃着有肉有菜的馒头,虽然清贫,但也十分满足。

*

又刮起了风,外头的林子似乎一夜之间全蔫了,看着一副枯败之相,闲下了没事,宋颂有时会带着绣棚子去找李尧月。

李尧月有了,只是月份不大,看着不明显,最高兴的当属胡正了,那天把出喜脉他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在饭桌上嘴角都压不住,豆花饭都多吃了两碗。

冬日雨水多,他紧张李尧月,说什么都不让她出门,李尧月本就不是安静的性子,在家里待了两天就忍耐不住了,吵着闹着要出门走动。

胡正不敢同她吵起来,便让宋雁雁过来带了话,让他兄妹俩无事就来家中坐坐,说说话。

这不,今日宋颂就在李尧月家中。

几个人坐在堂屋中,中间拢了个火盆,李尧月手上也捏着绣线,她不常用这个,连鞋都不会做,不过如今她怀上了娃娃,就是想着肚里这个,她也想做两件衣裳。

宋颂坐在她身边绣手帕,时不时看一下她,指点一下她的问题,至于宋莹和宋雁雁两个小丫头,开始时还能安分坐下来绣手帕,没多久就坐不住了,在屋里屋外跑来跑去,也不知在做什么,看着开心地紧。

宋颂和李尧月都没拘着,才十一岁的小姑娘,可不就是这样活力满满的,不过到底是姑娘家,没多久俩人就回来了,绣了会儿手帕又撂下,这回是在翻花绳。

外头风声呼啸,李尧月缩了缩脖子,往外头望了一眼,道:“今年可冷。”

宋莹坐在门边,闻言把门关了半扇,留半扇通风采光。

“可不是,雨水也多。”这才到十月,就连下了好久的雨,下得人心情烦躁。

“今天这么冷,不如晚上吃骨头汤吧。”坐在后头点的周荃道。

胡正笑道:“请你喝酒就得了,还想吃我家的骨头?”

今日周荃也没事,溜达到胡正家,正好跟宋颂兄妹俩撞上了,他原想离开的,又被胡正叫回来喝酒了。

他媳妇儿跟宋颂讲话,他一个汉子待着不自在,周荃一来,两个人好歹还能说说话、喝喝酒。

李尧月却拍了下手,笑道:“骨头汤好,我家还有去年没吃完的腊排骨,煮了你俩也在这边吃。”

“好啊,等下我给你帮忙。”宋颂一口答应下来,他素来与李尧月亲厚,也知她不是那口头说说的人,便答应了下来。

李尧月笑了笑,正想说什么,却听见有人拍门。

胡正开了门,是守寨子的兄弟,见他出来,连忙道:“正子哥,外头来了个血人,快没气了,你来看看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