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不完美的旋律 > 第19章 知己知音:音乐之下的暗流与心之所向

第19章 知己知音:音乐之下的暗流与心之所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纽约的深夜,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慕云励位于上西区的豪华公寓里,巨大的落地窗外是中央公园沉静的轮廓和城市永不熄灭的星河。暖气开得很足,驱散了冬夜的寒意。空气里弥漫着咖啡的香气,还有一丝属于艾宏笛的、淡淡的松木冷香。

两人没有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而是盘腿坐在铺着厚厚羊毛地毯的落地窗前,背靠着沙发。艾宏笛的行李箱随意地放在玄关,风衣搭在椅背上,整个人卸下了旅途的疲惫和惯常的疏离感,呈现出一种难得的放松姿态。

慕云励递给艾宏笛一杯热牛奶(艾宏笛依旧拒绝咖啡因),自己则捧着一杯黑咖啡。窗外城市的流光在他们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这里离MoMA和卡内基都很近,”慕云励看着窗外的夜景,声音带着感慨,“以前一个人,经常跑去看展,或者溜进去听排练。有时候看到一幅特别震撼的画,或者听到一段触动心弦的演奏,想找人分享……就只能对着空荡荡的房间,或者发个朋友圈。”

艾宏笛喝了一口牛奶,温暖的液体似乎也熨帖了他长途飞行的疲惫。他微微侧头看着慕云励,眼神平静:“一个人……挺好。清净。”他顿了顿,似乎陷入了回忆,“在德国的时候,住的地方离学校琴房走路二十分钟。每天的生活就是公寓——琴房——公寓。冬天特别冷,下雪天,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只有踩雪的咯吱声。练琴练到手指麻木,肩膀酸痛到半夜睡不着,爬起来用热毛巾敷,第二天照旧。”

他的声音很平淡,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哪有什么天才。不过是把别人用来谈恋爱、看电影、打游戏的时间,都耗在了那四根弦上罢了。一遍遍重复枯燥的音阶、练习曲,对着镜子调整姿势,对着节拍器卡节奏……有时候拉得不好,会气得想砸琴。”他自嘲地笑了笑,“当然,没舍得砸。”

慕云励安静地听着,他能想象那个十几岁的少年,独自在异国他乡,日复一日与孤独和琴弦为伴的场景。那份近乎苦行僧般的执着和付出,铸就了舞台上光芒万丈的“冰弦神童”,却也让他过早地封闭了情感的出口。

“所以,”慕云励的声音很轻,“你其实……很怕被打扰?或者说,怕被打破那种……你习惯了的孤独节奏?”

艾宏笛沉默了几秒,目光落在手中温热的牛奶杯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壁。

“以前是。”他承认,“直到……遇到一个厚脸皮的人。”

慕云励的心跳漏了一拍。

艾宏笛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慕云励,那眼神仿佛穿越了时光,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

“刚开始,觉得你很吵。每天的信息轰炸,莫名其妙的火锅邀请,还有那些……自以为是的音乐建议。”他语气平淡,却让慕云励忍不住摸了摸鼻子。

“但是,”艾宏笛话锋一转,声音低了些,“很奇怪。渐渐地,我开始……习惯了。习惯在练琴间隙看手机,期待某个红点;习惯在吃到好吃的、看到有趣的、甚至遇到烦心事的时候,第一个想告诉你;习惯了你在我身边聒噪,讨论那些天马行空的音乐想法,或者只是……安静地待着。”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也像是在坦诚面对自己内心那份陌生的依赖感。

“那种感觉……很陌生。像是一直运转精密的仪器,突然多了一个不受控的变量。我开始不习惯这种依赖,甚至……有点恐慌。”

慕云励屏住了呼吸。他知道,艾宏笛正在向他敞开那扇从不轻易示人的心门。

“然后,路杰的事情发生了。”艾宏笛的眼神暗了暗,“他当时的告白……像一颗炸弹,把我自以为坚固的世界炸得粉碎。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我做了什么,让你,也让路杰……产生了错觉?是不是我本身……有问题?”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一种自我剖析的冷静,“我用了很长时间去确认,甚至……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关于性取向,关于情感依赖。我很确定,我对其他男性没有那种……生理上的冲动。我不是Gay。”

他看向慕云励,眼神坦荡而直接:“所以,当你在酒吧喝醉,说出那些话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厌恶,是巨大的恐慌和混乱。我觉得自己像个靶子,被卷入了一场我无法理解、也无法控制的漩涡。我拼命想抓住什么来证明自己的‘正常’,证明我能过‘正常’的生活。所以,我仓促地抓住了苏珊,仓促地订婚、结婚……我以为那是一条安全的、符合所有人预期的路。”

艾宏笛的声音里带着深深的疲惫和对过往的审视。

“结果,你也知道了。婚姻不是音乐的合奏,它需要更多我无法给予、对方也无法填补的东西。分开……是必然,也是解脱。”他放下牛奶杯,目光投向窗外深沉的夜空,“离婚后,我反而看清了很多。不再执着于‘应该’怎样,也不再用别人的标准来定义自己。感情……随缘就好。”

他顿了顿,重新看向慕云励,眼神变得复杂而深邃,带着一丝挣扎后的坦然:

“但是,慕云励,对你……是例外。”

“我控制不住地想靠近你。想和你讨论那些可能被前辈斥为‘离经叛道’的音乐想法;想听你弹琴,哪怕技巧不够完美,却总有让我意想不到的闪光;想和你一起吃饭,看你被辣得跳脚的样子;甚至……想和你分享那些连我自己都觉得矫情的情绪。”

艾宏笛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地敲在慕云励心上:

“我知道这很矛盾。我排斥那种被标签化的情感,却又无法否认你对我而言是特殊的。我无法定义这种‘特殊’到底是什么。是知己?是知音?还是……” 他微微蹙眉,似乎在寻找一个准确的词汇,最终放弃了,“或许,就像你说的,音乐是最安全的载体。我们的共鸣在音符里,在旋律里,在那些无需言说的理解里。这……还不够吗?”

慕云励静静地听着艾宏笛的剖白,心中翻涌着惊涛骇浪。他看到了艾宏笛的挣扎、困惑、自我怀疑,也看到了他最终的释然和对这份“特殊”关系的珍视。艾宏笛的坦诚,比任何炽热的告白都更让他动容。

“艾宏笛,”慕云励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伸出手,轻轻覆在艾宏笛放在地毯上的手背上。艾宏笛的手指微凉,但这一次,他没有躲闪。

“你说音乐是最安全的载体。是的,它安全,它永恒。它让我们相遇,让我们相知。”慕云励直视着艾宏笛的眼睛,那里有困惑,有挣扎,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但是,”慕云励的语气变得异常坚定和温柔,“音乐家也是人。人……除了需要舞台和琴房,也需要一个……可以卸下所有盔甲、安心休息的港湾,一个可以分享所有喜怒哀乐、无需借助任何音符的怀抱。”

他感受到艾宏笛的手指在他掌心下微微蜷缩了一下。

“艾宏笛,我不想……只和你做分享音乐的知己知音了。”慕云励重复着机场告白时的那句话,眼神更加灼热而清晰,“我想做那个港湾。我想做那个……可以让你在拉完一首疲惫的协奏曲后,毫无顾忌地靠过来的人。我想做那个……可以在清晨看你刚睡醒时乱糟糟的头发、在深夜听你抱怨某个难缠的指挥家的人。我想和你分享的,不止是音乐,是生活的全部——好的,坏的,平淡的,琐碎的。”

他握紧了艾宏笛的手,仿佛想将自己的决心和温度传递过去:

“我知道这很难。我知道这违背了你习惯的‘安全’,也可能会打破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平衡。我知道外面有路杰,有媒体,有无数双眼睛和无数张嘴。我更知道我自己的身份、家庭、信仰……都是一道道坎。”

慕云励的眼神异常明亮,带着一种在生死边缘淬炼出的勇气:

“但是,在难民营,听着子弹从头顶飞过的时候,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我想见你。不是以朋友的身份,不是以知音的身份,而是以……一个想和你共度余生的人的身份。艾宏笛,我害怕失去你,但我更害怕……从未真正拥有过你。”

公寓里一片寂静。窗外的城市灯光无声闪烁。慕云励的心跳如擂鼓,等待着艾宏笛的回应。他能感觉到自己掌下的那只手,正在微微颤抖。

艾宏笛低垂着眼睑,浓密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遮住了他所有的情绪。时间仿佛凝固了。许久,他才缓缓抬起头。

他没有说话。只是用另一只自由的手,轻轻拿起了放在旁边地毯上的小提琴琴弓。他没有拉琴,只是将冰冷的、光滑的琴弓柄,轻轻地、带着点警告意味地,戳了戳慕云励的额头。

动作很轻,却带着艾宏笛式的别扭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纵容。

慕云励愣住了。

艾宏笛看着他呆滞的表情,眼底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快得让人抓不住。他收回琴弓,放在膝上,目光重新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只留下一个清冷的侧脸给慕云励。

就在慕云励以为他又要缩回那个安全的“音乐”壳子里时,艾宏笛极轻、却异常清晰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无可奈何的叹息,又像是某种妥协:

“慕云励……你真的很吵。”

“而且……得寸进尺。”

没有明确的“好”或“不好”。但这句带着嗔怪和纵容意味的话,还有那个用琴弓戳额头的动作,却像一道微光,瞬间照亮了慕云励心中所有的忐忑和不安!

他猛地将艾宏笛的手握得更紧,脸上绽放出巨大的、如同孩童般纯粹的笑容。他知道,这扇紧闭的心门,终于被他撬开了一道缝隙。而门后的风景,值得他用尽一生去守护和探索。

窗外,纽约的灯火依旧璀璨。窗内,两颗在音乐中早已共鸣的灵魂,在情感的暗流中,终于找到了心之所向的彼岸。前路或许荆棘密布,但此刻,紧握的双手和那句嗔怪的“得寸进尺”,便是他们共同谱写的、最动人的序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