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实业家 > 第12章 记者到来

第12章 记者到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为进一步扩大工厂影响力,步轶丽躺在病房的病床上,望着窗外摇曳的树叶,脑海中日夜谋划着一场媒体参观活动。

彼时,电话尚未在大街小巷普及,沟通极为不便。活动前一周,她与李娜频繁穿梭在工厂的各个角落,多次召开会议。每一处参观路线的设计,她们都实地考察,力求让记者全方位领略工厂的魅力。

每一种产品展示方式,都经过反复研讨,期望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为了预演记者可能提出的问题,两人常常争得面红耳赤,直至夜深人静。白天,为联系各方媒体,她们骑着叮当作响的自行车,在尘土飞扬的街道上奔波,常常错过饭点,饿了就啃几口干巴巴的馒头。

参观活动当日,湛蓝的天空宛如一块澄澈的蓝宝石,温暖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给工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一辆车身喷涂着醒目媒体标识的大巴车,缓缓驶进工厂大门。轮胎碾过碎石子路,发出沙沙的声响。

工厂门口,李娜身着整洁的工装,衣角笔挺,带领一众员工早已等候多时。员工们身着洗得泛白但浆得笔直的统一制服,胸前别着崭新的工牌,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眼神中满是对这次参观的期待。有的员工紧张地揪着衣角,把衣角揉得皱巴巴的,有的员工凑在一起,小声交流着,互相提醒别出岔子,要展现出工厂最好的一面。

记者们陆续下车,他们来自不同的媒体平台。本地电视台的专业摄像师,扛着沉重的摄像设备,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步伐略显吃力,报刊社的资深记者,戴着黑框眼镜,手持笔记本和钢笔,眼神中透着敏锐与探究,行业专业杂志社的年轻编辑,背着相机,拿着采访本,时不时踮起脚尖,好奇地张望着工厂的各个角落。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专业杂志在行业内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能登上杂志,对工厂而言是极大的荣誉。因此,步轶丽特意叮嘱李娜,一定要对杂志社的记者悉心招待。

步轶丽坐着轮椅,在李娜的陪伴下迎上前去。她身着简约而不失庄重的职业套装,头发整齐地束在脑后,尽管车祸留下的痕迹仍未完全褪去,脸色略显苍白,但眼神坚定而自信,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她微笑着向大家打招呼,声音清脆而有力:“欢迎各位媒体朋友来到工厂,希望今天的参观能让大家深入了解我们。我们工厂一路走来,历经风雨,但始终坚守初心,今天也期待能与大家分享我们的成果与梦想。”

步轶丽首先带领记者们来到生产车间。车间大门缓缓打开,机器的轰鸣声瞬间如汹涌潮水般扑面而来。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而有序地工作,有的专注地操控着机器按钮,眼神紧紧盯着仪表盘,额头上刻满了专注的纹路,有的仔细地检查着生产线上的产品,用手轻轻抚摸玻璃表面,不放过任何一处瑕疵。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玻璃的独特气息。

步轶丽指着一台从国外引进的先进玻璃成型设备,向记者们介绍道:“这是我们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它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往需要数小时才能完成的工序,现在能缩短至几十分钟,而且能精准把控玻璃的尺寸和质量,误差可控制在毫米以内。在国内同行中,拥有这类设备的工厂可不多见。这得益于我们积极与国外先进企业交流学习,努力引进新技术。”

记者们一边认真聆听,一边不停地拍照。一位电视台记者将镜头稳稳对准设备,好奇地问道:“步小姐,这套设备的引进,对产品质量的提升具体有哪些帮助呢?”

步轶丽耐心解释道:“过去,人工操作难免会出现误差,玻璃的厚度、平整度等方面很难做到完全一致。而这套设备能严格按照预设参数生产,确保每一块玻璃的品质都符合标准。就拿这款超白玻璃来说,其透光率能达到 92% 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这都得益于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来,师傅,拿一块普通玻璃和超白玻璃过来。” 说着,她示意工人拿来两块玻璃,在车间的灯光下进行对比展示。灯光透过超白玻璃,清晰地映照出周围的景象,而普通玻璃则显得有些模糊。

接着,他们来到质量检测区。这里的环境安静而严肃,与外面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工作人员身着白色工作服,戴着专业手套和护目镜,正借助专业仪器,仔细检测每一块玻璃。步轶丽拿起一块已检测完的玻璃,向记者们展示:“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每一块玻璃都要经过多道检测工序。从原材料筛选阶段,我们就只选用优质的矿石,确保其纯度和稳定性,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控系统,对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进行监控,到成品检验时,要经过外观、强度、光学性能等多方面的检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只有通过所有检测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

一位报刊记者皱着眉头,提出疑问:“步小姐,这么严格的检测流程,会不会影响生产效率呢?” 步轶丽笑着回应:“我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优化检测流程。通过引入智能化检测设备,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以前人工检测一块玻璃可能需要十几分钟,现在智能化设备几分钟就能完成全面检测。而且,高质量的产品能赢得客户信任,为我们带来更多订单,从长远来看,这是值得的。就像我们去恒兴地产投标的合作,正是因为产品质量过硬,才能有资格进入竞标行列。他们对我们的产品赞不绝口,尽管现在还没有发布谁家中标,但已经主动给我们介绍了不少新客户。”

随后,步轶丽又带领记者们参观产品研发中心。研发中心里,各种先进的实验设备摆放整齐,研发人员身着白大褂,正在进行一项新实验,试图研发出更节能环保的玻璃产品。步轶丽介绍道:“我们与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我们正在研发一款新型调光玻璃,它能根据外界光线变化调节透明度,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比如在阳光强烈时,它能自动变暗,减少室内热量吸收,在光线较暗时,又能变透明,让更多自然光照入室内。这不仅能为用户提供更舒适的环境,还能降低建筑能耗。在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这款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记者们对这一研发成果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提问。专业杂志的年轻编辑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急切地问道:“步小姐,这款调光玻璃预计何时能推向市场呢?”

步轶丽稍作思索,回答道:“目前研发工作进展顺利,我们争取在半年内完成产品测试和认证,尽快推向市场,为客户提供更多优质选择。我们已经与一些建筑设计单位进行了沟通,他们对这款产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认为它将为建筑行业带来新的变革。他们还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帮助我们进一步优化产品。”

参观结束后,记者们围在步轶丽身边,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本地电视台记者小张感慨道:“步小姐,通过今天的参观,我对你们工厂有了全新的认识。先进的生产工艺、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还有不断创新的研发精神,都令人印象深刻。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一家企业在困境中崛起的决心和力量。相信这次报道播出后,会有更多人了解并认可你们的工厂。”

专业杂志编辑也点头赞同:“没错,这次参观让我看到了工厂的潜力和实力。贵厂在技术创新和品质把控上的投入,在行业内十分突出。我会在杂志上详细报道,助力贵厂在行业内树立新的标杆。”

步轶丽微笑着感谢记者们的认可:“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为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希望大家能如实报道,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工厂的故事。”

在随后的报道中,各大媒体纷纷对工厂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地电视台制作了专题报道,从工厂的历史沿革到当下的创新发展,全方位展示了工厂的风采。报道播出当晚,许多家庭围坐在黑白电视机前,被工厂的先进技术和奋斗精神所震撼。报刊社则刊登了深度文章,分析了工厂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文章一经刊发,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人纷纷写信表达对工厂的敬佩和支持。专业杂志更是刊发了一篇长达数页的专题报道,凭借其在行业内的权威性,引发了广泛关注。行业内的专家学者纷纷研读,对工厂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一系列报道进一步提升了工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了更多客户的关注,为工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工厂收到了各地客户寄来的信件和电报,新的合作意向纷至沓来。每天,李娜都要花费大量时间,整理这些信件和电报,兴奋地向步轶丽汇报新的合作机会。

然而,就在工厂发展势头正盛时,长期合作的原材料供应商突然提出涨价,给工厂生产成本带来了巨大压力。步轶丽得知消息后,坐在病床上,眉头紧锁,陷入沉思。她深知,一旦接受涨价,工厂的利润将大幅压缩,可能影响后续的研发和生产,若不接受,又面临原材料短缺的风险。经过一番思考,她决定先与供应商沟通,了解涨价的原因,同时积极寻找新的供应商,做好两手准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