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实业家 > 第10章 出现意外

第10章 出现意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车子失控的瞬间,步轶丽感觉自己的世界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猛地摇晃,天旋地转。尖锐刺耳的刹车声,好似利刃划破长空,与金属碰撞那震耳欲聋的巨响交织在一起。

她的身体像断了线的风筝,不受控制地向前冲去,安全带犹如一条冰冷的蟒蛇,紧紧勒在身上,带来一阵钻心蚀骨的剧痛。玻璃破碎的声音在耳边轰然炸开,恰似一声惊雷,紧接着,世界陷入了一片浓稠如墨的黑暗,步轶丽的意识也随之消散。

不知过了多久,步轶丽在一阵嘈杂且混乱的声音中,如溺水之人般缓缓浮出水面,渐渐恢复了意识。她感觉自己的身体仿佛被千针万箭齐射,尤其是头部,像被重锤狠狠敲击,腿部也传来阵阵令人痉挛的剧痛,仿佛有无数只蚂蚁在啃噬。

她费力地微微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躺在一辆颠簸得厉害的救护车上,车身的每一次震动都像一把重锤,砸在她脆弱的身躯上。耳边,医护人员紧张而急促的对话像密集的鼓点。

“伤者头部有明显外伤,腿部骨折,情况危急,赶紧通知医院做好抢救准备!” 一位医护人员声音中带着焦急与凝重,一边快速地给步轶丽做着简单的检查,手上的动作熟练却又因紧张而微微颤抖。

步轶丽想要说话,可喉咙干渴得仿佛要冒烟,像被砂纸摩擦过一般,根本发不出半点声音。她用尽全身力气,努力动了动手指,试图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哪怕只是一个微弱的信号。

“她醒了!快,给她吸氧。” 另一位医护人员眼尖,迅速将氧气面罩轻轻放在步轶丽脸上,动作轻柔却又带着一丝急切。氧气缓缓流入步轶丽的肺部,她感觉自己像是在黑暗的深海中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救护车风驰电掣般朝着医院狂奔,一路上警笛声尖锐地呼啸着,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这场与死神的赛跑。步轶丽在迷糊中,意识如漂浮的浮萍,仿佛看到了工厂里那堆积如山的玻璃,像一座座沉默的堡垒,又看到了工人们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神,宛如点点星光。

她的心中瞬间充满了担忧,像被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着,她深知这次投标对工厂至关重要,是工厂扭转乾坤的关键契机,可如今自己却遭遇了这样突如其来的意外,犹如晴天霹雳,将所有的希望瞬间击碎。

与此同时,在招标会场外,阳光炽热地洒在大地上,空气仿佛都被烤得扭曲。李娜站在会场入口处,像一尊雕塑般焦急地张望着,手中紧紧握着步轶丽的标书和样品,那双手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她不时低头看表,每一次低头,额头上的汗珠就像断了线的珠子,簌簌滚落,心中的不安像被点燃的野火,越烧越旺。

“怎么还不来,都快到投标时间了。” 她喃喃自语道,声音中带着明显的焦虑与不安,眼神中满是彷徨,不停地在人群中搜寻着步轶丽的身影。

终于,李娜等到了一个人,不是步轶丽,而是在步轶丽下一辆车赶来的工程师刘刚,刘刚神色慌张,李娜心中猛地一沉,一种不祥的预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当她听到步轶丽出了车祸正在送往医院抢救的消息时,整个人瞬间像被定住了一般,僵在原地,手中的标书差点掉落在地。“什么?这怎么可能!” 她的声音颤抖着,像是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枯叶,眼眶瞬间红了起来,泪水在眼眶中打转,随时都可能决堤。

李娜顾不上许多,匆忙拦下一辆出租车,朝着医院奔去。坐在车上,她的身体不停地颤抖,像暴风雨中的小船,脑海中全是步轶丽可能遭遇的危险画面,那些画面像恶魔般不断在她脑海中盘旋。“小丽,你一定要没事啊。” 她一边流泪,一边在心中默默祈祷,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她的手背上,凉凉的。

医院里,步轶丽被迅速推进了手术室。手术室的门 “砰” 地一声关上,那声音像一记重锤,砸在李娜的心上。李娜赶到医院时,只看到手术室紧闭的大门,那扇门像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将她与步轶丽隔绝开来。她瘫坐在手术室外的椅子上,双手抱住头,泪水止不住地流,肩膀也随着抽泣微微颤抖。“都怪我,要是我能陪她一起去就好了。”

她自责地说道,心中充满了悔恨和担忧,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最深处挤出来的。

随后,李娜颤抖着冲向一楼,找到座机拨通了步友国和李亚菊的电话。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她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叔叔、阿姨,小丽出车祸了,正在医院抢救。”

电话那头,步友国和李亚菊听到这个消息,犹如五雷轰顶。李亚菊当场瘫倒在地,放声大哭:“我的女儿啊,这可怎么办!” 那哭声撕心裂肺,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震碎。步友国强忍着悲痛,声音颤抖地问道:“在哪个医院?我们马上过去!”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哽咽,努力保持着镇定,可内心早已翻江倒海。

而在招标现场,因为步轶丽迟迟未到,招标无法按时开始。现场的人群开始躁动起来,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大家都在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情。“这玻璃厂的代表怎么还不来,不会是临阵退缩了吧?”

一位穿着西装的中年男子皱着眉头,脸上带着一丝不满,语气中充满了质疑。“说不定是有什么突发状况。” 旁边一位女士轻声说道,眼神中满是疑惑。

记者们也开始四处打听消息,他们像一群嗅觉敏锐的猎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有的记者拉住工作人员,急切地问道:“请问,玻璃厂的代表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还没到?” 工作人员也是一脸无奈,只能摇摇头表示不清楚。现场气氛愈发躁动,像一锅即将沸腾的开水。

忽然,一位消息灵通的记者得到了步轶丽出了交通事故的消息。他眼睛一亮,兴奋地对不远处跟他一起来的摄影师喊道:“嘿,有大新闻了!玻璃厂的代表出车祸了。寻常招标会没什么热点,可这一遭遇意外,就有曲折性了,咱们赶紧去医院!”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仿佛发现了一座宝藏。

一时间,记者们纷纷行动起来,各显神通。有的记者迅速联系自己在医院的线人,焦急地询问:“你快帮我打听一下,那个出车祸的玻璃厂代表情况怎么样了?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 有的记者则通过人脉关系,试图了解车祸的详细经过。一位记者打听到了车祸的目击者,他立刻飞奔到目击者家中进行采访。

目击者心有余悸地说道:“我看到那辆车突然就失控了,直接撞向了路边。太可怕了,我当时就觉得事情不简单,那车好像是突然出了故障,之前都开得好好的。” 目击者一边说,一边比划着,脸上还残留着恐惧的神情。

记者敏锐地察觉到事情可能不只是普通的交通事故,也许涉嫌有人故意破坏汽车。于是,他开始深入调查,四处走访相关人员,收集线索。他先是来到汽车维修厂,找到负责步轶丽车子保养的工人,问道:“你最近有没有发现那辆车有什么异常?有没有人来动过手脚?”

工人回忆了一下,说:“前几天有个陌生人来问过那辆车的情况,我也没太在意。他戴着一顶黑色帽子,压低了帽檐,看不清脸,问了些车子的日常使用频率、最近有没有维修过之类的问题。我当时忙着手上的活儿,就随便应付了几句。”

记者眼睛一亮,觉得这可能是个重要线索,连忙追问:“那他还问了什么?有没有特别提到某个部件或者操作方面的事?” 工人挠挠头,努力回忆着:“好像问过刹车系统容不容易出问题,我跟他说那车保养得挺好,没什么毛病。”

接着,记者又马不停蹄地去了步轶丽出发的地方,询问周围的人是否看到可疑人员。他在附近的一家便利店门口,找到了一位店员。店员回忆道:“那天早上,我看到有个人在那辆车旁边徘徊,逗留了好一会儿。我还以为是车主在检查车子,就没多想。那人穿着一件深色外套,背着个黑色双肩包,行为鬼鬼祟祟的。”

记者追问道:“大概几点?能看清长相吗?” 店员想了想,说:“差不多车子出发前二十来分钟吧,脸没看清,他一直低着头,不过感觉身形比较瘦。” 经过一番努力,记者收集到了这些蛛丝马迹,越发觉得这场车祸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随着记者们的深入挖掘,步轶丽家的玻璃厂频繁登上报纸和电视。报纸上,大幅的标题醒目地写着 “玻璃厂代表遭遇离奇车祸,招标进程受阻”“车祸背后:玻璃厂的艰难求生之路”。

电视新闻中,记者们详细报道了步轶丽为了工厂参加招标的艰辛历程,以及这次意外给工厂带来的巨大影响。原本默默无闻的玻璃厂,因为这次意外事件,知名度迅速增加。许多人开始关注这家工厂,关注步轶丽的安危,也对车祸背后的真相充满了好奇。

工厂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不少消费者打来电话询问情况,表达对工厂的关心,还有一些潜在客户表示,之前虽然没听说过这家工厂,但经过这次事件,对工厂的产品产生了兴趣,希望进一步了解产品详情。

一些建筑商也主动联系工厂,询问能否提供样品,考虑后续的合作可能性。甚至有其他行业的企业,看中了工厂在危机下展现出的坚韧形象,提出开展跨行业合作的意向。

而此时,步轶丽还在监护室中与死神顽强抗争。监护室外,李娜、步友国和李亚菊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痛苦和期待。李娜不时站起身,走到监护室门口,将耳朵贴在门上,试图听到里面的动静,可除了自己急促的呼吸声,什么也听不到。

步友国双手紧握拳头,在走廊上来回踱步,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刃上。李亚菊则坐在椅子上,双手合十,不停地祈祷着,泪水还挂在脸上,眼神中满是担忧。医院的走廊里,记者们也在焦急地等待着,他们渴望第一时间得到步轶丽的消息,了解事情的最新进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