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在六十年代吃软饭 > 第9章 第 9 章

第9章 第 9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秦家承上辈子的小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沪市人,他记得小婶曾经讲过,小婶的二叔在1968年就买了一块国产的上海牌手表,花了125元和足足50张“工业品购物券”。

要知道,当时婶婶的二叔一个月厂里才给发区区五张工业券,何况,日常的一些生活用品也同样需要用到工业券,可想而知,积攒下50张工业券得需要多长时间。

秦家承忽然自嘲地笑了笑,他怎么把系统商城给忘了,也许系统商城里会有手表或者这个年代的“票券”也说不定。

毕竟这可是为他“量身定制”的系统,怎么会不全方位考虑到他的需求。

晾谷场,在秦家承家西边的方向,差不多位于朝头湾大队的正中间。

这个所谓的晾谷场,实际上是将过去地主家的前院给推倒平整后改造而成的,专门用来晾晒谷子的地方。

每到秋收季节,晾谷场满场都是金灿灿的谷物,犹如一片金色的海洋,散发着丰收的香气。

秦家承扭过头,一脸认真地对着秦家安细心叮嘱:“大哥,我现在要去一趟晾谷场,你在家好好看着家粮和康康好不好?别让他们从炕上摔下来,我一会儿就回来了。”

“好,安安听话!弟弟早点回来哦!”秦家安鼓了鼓嘴巴,尽管他也特别想去看热闹,但还是乖乖答应了。

秦家承瞧着,心里也有些微微的不落忍,但家里没有其他大人,外面又飘着小雪,他也不敢抱着孩子往外跑,只能让大哥在家照看,只要不磕着碰着就行,在家里最起码不会冻到。

“0207,麻烦给我拿半斤大白兔奶糖放系统空间,积分老样子,自行结算不用告知我。”

【好的,宿主~】

秦家承从怀里,也就是系统空间,掏出两颗大白兔奶糖,剥开糖纸,分别塞进大哥和幺弟嘴里。

“弟弟/哥哥,甜的!”秦家安和秦家粮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嗯,家粮,听大哥的话哦,帮大哥看着康康。

“大哥,我走了。”

说完,秦家承穿上棉袄,拿起帽子就出门了,年纪小就是好,不会多想,也就不用他费心思去找一些乱七八糟的借口。

说实在的,他也找不到。

这都饥荒三年了,动动脑子想想也知道,家里怎么可能会有糖,更何况他最近也没去公社和县里。

别说什么神仙托梦,他不想,一来他觉得好假说不出口,二来,他大哥是不会长大了,但是他幺弟会啊,他可不想给自己留下什么隐患。

毕竟要说是神仙送来的或者“这具身体”死去的爹娘送来的,他大哥肯定会记得很清楚,日后难免不会提起,而懂事后的幺弟只要听到就会发现其中的猫腻。

但是,他什么都不说,大哥也不会去想这个时候家里有没有糖,日后他也只会记得自己隐约在这个时候吃过糖,他完全可以过一阵子去县里买一些糖果,就能把这个日期给模糊过去。

至于幺弟,莫说三岁的年纪本就不会留下多少记忆,就算是留下了,也不会记得具体的时间,还是那一句,时间是可以模糊过去的。

————————

秦家承走到门口,目光随意一扫,便瞧见一个身影静静伫立在那里,男人,或者说少年,顶着一头凌乱的头发,身上蓝色的袄子几乎打满了补丁,已经洗的有些泛白,袖口处的布料已磨出了几个小洞,露出了里面浆黄的棉花。

此刻,他正低垂着头,双手插兜,百无聊赖地用脚尖踢弄着门口的小石子。

木门有些年头了,秦家承关门时不免发出一阵“咯吱,嘎吱”的声响,显得格外突兀。

听到响动,少年下意识抬起头,脸上绽放出一抹笑容。他先是迅速打量了一眼秦家承的面容,见其脸色还好,心中舒了口气。

紧接着,他便咧开嘴,略带几分戏谑地调侃道:“嘿,家承啊!快让哥哥瞧瞧,嗯……不错不错,四肢健全,没缺胳膊也没缺腿儿!”

少年是“这具身体”从小到大的兄弟,叫张安国,就住在秦家承家隔壁。

秦家承家坐落在朝头湾大队东边,从他家再往东走上那么几户人家,就是大队东边的田了,那片广袤无垠的田野一直延伸到虎踞山脚下,虎踞山与一座座或高或低、大小不一的山峦紧紧相连,这些山峰一座挨着一座,仿佛一条蜿蜒起伏的巨龙,向着天际无限蔓延而去,一眼望不到尽头。

秦家承按照“这具身体”的习惯,有些无奈地说道:“是啊,大难不死,全须全尾呢。

“得了,别磨蹭了,咱们赶紧去晾谷场瞧瞧,也不晓得大队长拉了多少救济粮回来。”

“希望能让咱们安安稳稳的度过这个冬天吧,就算……”张安国停顿了一下,又继续说,“最起码让我吃一顿饱饭,都快记不得吃饱是啥感觉喽!”

张安国一边说着话,一边伸手勾住秦家承的肩膀,两人并肩而行,朝着晾谷场走去,身后的雪地上留下了一串长长的、深深浅浅的鞋印……

*

晾谷场上,小雪飘落,阳光洒落,白色的大地呈现出一片波光粼粼的景象。

“这具身体”小时候好像听人提起过,朝头湾大队的前地主应该是姓陈。

秦家承的目光牢牢定格在眼前这片空旷的晾谷场上,仿佛能穿越时空,窥见十几年前那个显赫昌盛的陈家究竟是怎样一番光景。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千千万万人都像是滚滚洪流中的一粒沙,或被动或主动地参与其中,无论是强大如陈家亦或是平凡如秦家,都无法摆脱时代浪潮的冲击与塑造,都别无二致。

一个声音通过高音喇叭响彻全场:“社员们,社员们,都到齐了吗?”

高音喇叭也被大家称为“洋戏匣子”,平日里,只要公社下达了什么指示,大队干部都会借助这个小喇叭来向社员们传达消息。

“到齐了,大队长你快说吧!”人群中立刻传来了回应声。

“是啊,是啊,大队长是不是救济粮到了啊?”另一个急切的声音紧接着响起。

“......”

一时间,场地上接连不断地回荡起各种呼喊声,村民们纷纷扯着嗓子回应着大队长,一个个面露急切,言语之中也充满了期待和焦急,不停地催促着大队长:“哎呀,大队长您就别啰嗦了,赶紧给咱们讲讲吧,上面都有什么指示啊?救济粮有没有下来啊?”

听到村民们焦急的催促声,大队长秦江明不禁清了清喉咙,安抚道:“咳咳,大家先别急!这次上面下发了好几个重要指示,都给我竖起耳朵好好听着!”

废话不多说,秦江明也有点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深吸一口气,开始一顿输出。

“朝头湾大队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

“总理指示!总理指示!广大农民同志们要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农忙时把百分之八十的劳动力用在劳动第一线,今冬明春大抓生活,大搞生产!今冬明春大抓生活,大搞生产!

“朝头湾大队的社员们!我宣布,从今天起,咱们的食堂正式解散了!

“社员按人头分一小部分的自留地,具体分多少等后面大队部丈量后决定!具体分多少等后面大队部丈量后决定!

“社员们!社员们!国家允许乡亲们经营小规模的家庭副业了,也就是咱们又可以养猪、养鸡、养鸭了!不过每户可以养多少,等后面公社通知!

“还有最后一条消息!没错,社员们,救济粮下来了!总理从其他省为咱们调来了救命粮!咱们能活下去了!

“......一队、二队...八队的大队长都听好嘞,各自从队里点几个人,一会儿都跟我去公社接救命粮!”

“......”

“好!”

“......”

讲着讲着,秦江明声音带着哭腔,情绪变得异常激动,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秦家承静静地站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这一切。

村民们的欢呼声和痛哭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一声接着一声,不断地传进他的耳朵里。

等他终于从那复杂的情绪中回过神来时,下意识伸手抹了一把脸,才发觉不知何时自己又已泪流满面。

“家承,家承!听到了吗!听到了吗!”张安国兴奋得满脸通红,声音因为过于激动而有些颤抖,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像复读机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向秦家承确认。

“听到了,听到了!”秦家承拍了拍张安国的肩膀,安抚着过于激动的发小。

晾谷场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啊。

几个生产大队的队长抢着上前扯着嗓子在喇叭里喊:“四队的,家里有板车的,老少爷们!都麻溜儿地把板车推到晾谷场来!”

秦江回刚在高音喇叭里吆喝完,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不经意间一扭头,便恰好瞅见了底下不远处和张安国说着话的秦家承。

“家承,好小子,你可算是醒了,这几天可真是把你爷爷和你二娘吓得够呛!醒了就好,醒了就好,咱秦家还是有福气的!”

哎,他弟弟这一家子哟今年也不知道犯了哪门子太岁,霉运一个接一个。

再加上,别人不晓得,但他和自家婆娘那天可是看得清清楚楚,家承是真的差点没了呼吸。

想到此处,秦江回心中仍旧难安,于是开口说道:“家承啊,等明儿个雪停了,跟我走一趟吧,咱们爷俩一块去一趟宋家寨看看老爷子。”

宋家寨?老爷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