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我靠虐恋系统登基做女帝 > 第182章 回家

第182章 回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俘虏吃东西的时候,士卒们手持兵器站在一旁看守。

每次到饭点都要来站一次岗。

不过这些俘虏还算老实,这几天都没有什么异动,看守的士卒也松懈不少。

他们正靠着树干闲聊。

突然,一声凄厉的惨叫从密林深处传来。

所有人齐齐一惊,转头看向黑洞洞的深林。

“谁?”士卒们面露警惕。

旁边的俘虏也激动地站起来,口中叽里呱啦一堆,只可惜在场没人听得明白。

士卒只好将武器对准那些情绪激动的俘虏,大声呵斥他们蹲下,接着一人去向上司汇报,另三四人小心翼翼地往叫声传来的方向靠近。

几乎所有士卒的注意力都在未知的危险上……

那亲信刚刚听完士卒的来报,对此倒并不怎么紧张,不论深山里有什么东西作祟,他们这么多人在这儿,有什么可怕的?

只是还不等他吩咐下什么话,外边此起彼伏的叫嚷声响了起来。

“怎么回事!”

“校尉!校尉!不好了!前边的北虏生乱!”

亲信“唰”一下站起来,道:“发生何事你细细道来!”

传讯的士卒扑跪上前,道:“他们声东击西,借吃饭的工夫夺了将士们手上的武器,正往咱们这儿冲过来!”

“还不快去拦住他们!”亲信大惊失色。

话音刚落,喊打喊杀的动静已经到了跟前,他赶紧握住长枪,也为那悍不畏死的北虏气势所威慑,忙道:“且战且退!且战且退!”

很快,他身后又传来一声:“校尉!前边就是塌方的地段了,土质松软,不可再退啊!”

亲信咬咬牙,道:“陈都督何在?”

“他们在队伍最前面,夜色浓重,咱们也看不清都督的动向。”

因为一开始行进的时候,他刻意将杜宣缘及其家眷甩在最后边,黄昏时候调转方向,杜宣缘他们就成了最前边的。

亲信面对现在的情况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这群北虏为何不向下攻求逃生,反而要转向上呢?

“杜姑娘如何断定他们会向上攻?”陈仲因坐在篝火旁,听着叫嚷声渐渐远去,好奇地望向身侧之人。

“他们皆是北虏的高层,有近乎灭国的经历,心里不可能不恨,最恨的便是造成这一切的大成将领。更何况擒贼先擒王,当然要向上攻去。”杜宣缘笑眯眯地盯着火光,“他们被看守将士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又不知道堂堂定北都督居然被落在最后边。”

陈仲因恍然大悟。

难怪杜宣缘这一路上对那亲信自揽风头的安排毫无异议。

“现在这情况,只是那个猪头被打懵了。真要对打起来,几十个北虏拿着武器又能怎样?”杜宣缘嗤笑一声,“我看陈涛这个亲信是在北地长大的,自幼听着‘再不听话北虏就过来把你抓走了’这样的威胁长大。”

陈仲因也忍不住轻笑一声。

他又看向高处乱糟糟挥舞的火把:“程归一个女子跟上去会不会太危险了。”

“可别小瞧了她。”杜宣缘道,“况且,有一件事只有趁这个机会才能做,她可不会让给别人。”

.

“校尉!右边有一条小路!”

亲信大喜过望,急忙循声过去,并道:“通往何处?”

火把早就在慌乱逃窜的过程中遗失,亲信借着月光影影绰绰瞧见那边有个人在向自己招手。

然而他下一步落脚却踩空了。

亲信急忙收脚,可大半个重心都落在外侧,身体摇摇欲坠。

身后突然传来推力。

他如同一颗落石,从山崖上掉了下去。

耳边最后听到的是一句冷冷的话:“通往黄泉路。”

两人完成杜宣缘交代的任务,立刻从杜宣缘先前吩咐的小路绕回他们的营地,快步走着的时候还忍不住小声道:“都督可真是神机妙算,她如何知晓此处有一道横石可供人落脚?”

——因为这块地方的地形就是杜宣缘“捏”出来的。

她设计好自己需要的一切地形后,利用异象卡提前造出塌方的景象,并在她的精确操控下,保留自己计划中需要的地方,比如被掩盖住的小路,再比如悬崖便突出的横石。

不过鉴于上次系统直接被异象卡抽干了,它显然对异象卡产生PTSD,打从杜宣缘用了之后到现在一声不吭。

虽然它一声不吭的时候还不少。

系统单方面跟杜宣缘冷战了无数回,但杜宣缘完全不理它,自讨没趣的系统最后都只能灰溜溜当作一切都没发生。

摊上这么个反客为主的宿主,它能怎么办呢?

另一边。

黄家人借着北虏生乱的时机往下跑。

下边只有杜宣缘以及她从营里带出来的一百来号人,在他们看来突破难度要小得多。

在刚刚逃跑的时候他们便分散开。

黄要善往林子里跑。

只是跑了没多远,便撞上早就在附近盯梢许久的程归。

确切的说,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撞上的是谁。

在他慌里慌张极命奔逃的时候,突然一个黑乎乎的影子从树上跳下来,将他压倒在地,下一秒尖锐的短刀从他后脑薄弱之处捅了进去。

黄要善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成了一具尸体。

程归抽出自己的短刀,用尸体上的衣物随便擦了擦,转身离开。

而守在下山路的杜宣缘也将逃跑的黄家人一网打尽。

将这些人安排好后,她一抬头,便瞧见程归从暗处走了出来。

“擦一擦。”杜宣缘递给她一块手帕,又指了指她面上溅到的血点,笑着说,“多脏啊。”

程归微微一怔,接过手帕后愣愣地看着她。

慢慢的,一滴泪缓缓滑落,将半干的血点冲去,她的嘴角却渐渐拉开一个灿烂的笑容。

待一切尘埃落定,士卒才在林中发现黄要善的尸首。

这群押送的将士,大多是当时留守军营的人。

陈涛可不想全派跟随过杜宣缘的人过去,到时候他的亲信能不能管束住手底下的兵还不一定。

这也是能达成现在这一情形的前提条件之一。

他们未曾在战场上气势如虹地进攻过,极易受到将领的影响,随随便便就“将熊熊一窝”了。

逃走的犯人尽数抓回,这些士卒这才发觉北虏也没有想象中那样可怕。

在清点人数时,将士们几乎没有伤亡,押送的犯人也是活见人死见尸,唯独少了一位校尉。

先前追随在他左右的士卒们面面相觑,皆不知校尉去了何处。

当时情况混乱,又是夜晚,视野受到阻碍,不知道什么时候校尉就不见踪迹。

杜宣缘下令就地整修,待明日天亮再去寻找。

天亮后,他们因为校尉失踪没法返回上一个岔路继续赶路,而是在原地找寻一段时间,有人在断崖边发现杂草被压倒的痕迹,商议一番后便决定寻到附近的村落,找熟悉地形的人看能不能下去找找。

这样耽误了两三天,终于在崖下寻到此人的尸首。

这时候所有将士都沉默下来。

他们将目光投向杜宣缘,等待着她的指示。

死了一个校尉,按理说没必要折返回去,毕竟他们已经赶了好几天的路。

但这个人是陈涛的心腹,身上还背着替陈涛向皇帝述职的任务。

“继续赶路。”杜宣缘一声令下,又道,“我去官驿修书一封,向大将军说明情况,他若再派人来,也赶得上我们。”

近千人毫无异议。

他们重新启程,直到抵达皇城,都没有看到有人追上来。

——因为杜宣缘根本没有送信回去,陈涛到死都对此一无所知。

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中,那群皮猴们也已经沉稳许多,杜宣缘从来没有耽搁过他们的学习,现在一个个都端着点文人雅士的气质。

其中年纪最大的阿夏,在杜宣缘离家赴任前与她商量一番后,向家里借了一笔钱在外经营,磕磕绊绊一段时间后渐渐步入正轨,现在也算是给家里增加了些收入。

杜宣缘与他们分享了阿春的近况,并提到自己在黄州见到史同满。

那段游山玩水的时间,杜宣缘自然也去了黄州。

黄州去年瘟疫,史同满曾经是太医,在这场瘟疫中立了大功,免去身上流放的劳役,在黄州开了一家医馆。

杜宣缘去的时候,都险些认不出来他。

他不似从前那样瘦成麻秆的模样,身体康健,精神状况也好了很多,最近正在议亲,看上去是打算定居黄州。

史同满也记挂着那些弟弟妹妹,与杜宣缘聊了许多。

不过杜宣缘对那群皮猴平时细枝末节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所以还是陈仲因与他聊得多。

两个曾经的同僚渐渐从孩子聊到医药上,陈仲因还从史同满那里了解到许多北地特有的药材,收获颇丰。

而史同满也蛮喜欢与陈仲因聊的。

跟“都督夫人”对话,让他有种在面对昔日那个脾气好的“同僚”的感觉,比起跟杜宣缘这个压迫感很强的家伙聊可好太多了。

关于阿春的选择,他虽然不是很理解,也不曾置喙。

临别前,史同满还给所有人都准备了一份小礼物,托杜宣缘带给那些孩子们,予阿春的是一副他精心挑选的面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