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从伊丽莎白一世开始观影 > 第34章 第34章

第34章 第34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当腓力二世即将亲自前往朴次茅斯的消息传来,英格兰宫廷顿时陷入两难——这位手握天主教世界权柄的西班牙君主若真在朴次茅斯靠岸,该以何种礼仪相待?枢密院彻夜争论:是铺开红毯迎接这位曾经的联姻对象,还是暗中调集舰队防范不测?】

【虽然最终西班牙舰队绕过英吉利海峡直抵尼德兰,但宗教改革的裂痕已无法弥合。联姻谈判的破裂、西班牙对新教起义的血腥镇压无不使得西班牙和英格兰的嫌隙增大,只等达到一个临界点就彻底爆发。】

【1568年末,当五艘西班牙护卫舰满载着送给阿尔瓦公爵的军饷被迫驶入英格兰南部的法尔茅斯与普利茅斯避风时,伊丽莎白立刻下令扣住这些船。】

【她狡诈地宣称这些资金并不属于腓力二世,而是属于热那亚的银行家,她将其占为己有,并宣称自己会在支付利息的前提下自由使用这笔钱款。】

贵族们惊讶地看着这些操作,竟然还能这样做,这真的是借款吗?这分明就是公开劫掠!伊丽莎白公主未免太猛了吧,她怎么敢和西班牙撕破脸。

【接到警报的阿尔瓦公爵立即展开反击,迅速查封了安特卫普所有英格兰商馆和货栈。伊丽莎白则针锋相对,下令没收英格兰境内所有西班牙商人的资产。这场经济战是女王与枢密院试图证明,英格兰完全有能力与西班牙这样的欧陆霸主分庭抗礼。】

亨利八世不禁捏了把冷汗:以当时英格兰的国力,真的具备与西班牙正面抗衡的资本吗?

贵族们紧张的握住了十字架,有人甚至在胸口画了个十字,他们不约而同的祈祷:愿上帝保佑英格兰。

【值得玩味的是,这场剑拔弩张的对抗最终并未演变成战争,但却清晰地折射出英格兰外交政策的重大转向。塞西尔试图通过这种激进手段推进新教改革,却意外将西班牙彻底推向敌对阵营。】

【当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与法兰西王室对伊丽莎白表现出强烈敌意时,塞西尔开始担忧欧洲天主教势力可能结成反英同盟。】

亨利八世紧皱的眉头松开了,英格兰和西班牙之间没有大动干戈,但紧接着他的嘴角浮现出一丝讥讽的笑意,英格兰若想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迟早要面对整个天主教世界的敌意。

“西班牙和法国?”他冷哼一声,不屑的想,“他们从来就不是真正的盟友,不过是因共同的信仰和利益暂时站在一起罢了。”

他看的太清楚了,欧洲的天主教势力看似强大,实则各怀鬼胎。腓力二世固然狂热,但更在意尼德兰的财富;法国王室则深陷内斗,吉斯派与王室间的裂痕早已难以弥合。

【与此同时,被囚禁在利文湖城堡十个月之久的苏格兰玛丽女王,虽已签署退位诏书使其幼子加冕为苏格兰的詹姆士六世,却成功策划了一场惊险越狱。重获自由的玛丽立即向伊丽莎白发出求援信函,为动荡的局势再添变数。】

【然而,不幸的玛丽再次遭遇惨败,被迫仓皇出逃。她一路南下,最终越过边境,进入英格兰境内的卡莱尔城堡寻求庇护。如果伊丽莎白拒绝收留她,她还可以选择前往法兰西,这个她曾经作为王后的国度。 】

【在写给伊丽莎白的信中,玛丽愤怒地控诉苏格兰叛军,并直指他们背后有英格兰的暗中支持。她甚至隐晦地警告,她的“朋友和盟友”必将出手相助——这无疑是在暗示天主教强国法兰西和西班牙。而让欧洲天主教势力借机干涉苏格兰内政是伊丽莎白所不能容忍的。】

【这时,如何处置玛丽女王是个大问题。她的特殊身份使得局势尤为复杂,自其抵达英格兰以来,北方天主教贵族频频示好,俨然是要支持玛丽女王。】

【但是伊丽莎白要是向她提供支持,势必引发苏格兰贵族的强烈反对,他们很可能以幼主詹姆斯六世为筹码倒向法国。而允许玛丽前往法国同样不可行,这位流亡女王一旦踏上法兰西的土地,必然会带来更多的麻烦。】

【最后,苏格兰女王将继续被有尊严的囚禁,她将从卡莱尔转移到北约克郡的博尔顿城堡。她曾经傲慢地宣称自己坚决不走,除非把她抬过去。但多次愤怒摆脸色无果之后,最终她同意动身了。】

亨利八世的眼中闪过一丝轻蔑。呵,伊丽莎白愿意收留那个麻烦就已经是莫大的仁慈了,可这位苏格兰女王竟连这点形势都看不明白。她在英格兰的土地上,却还妄想摆出君主的架子——她以为她是谁?一个丧国的流亡者,一个被自己臣民驱逐的失败统治者。

【英格兰宫廷随即对达恩利谋杀案展开彻查。在这场事关重大的审判中,伊丽莎白女王亲自担任最高仲裁者——这一精妙的安排暗藏玄机:若玛丽无罪,那么理论上将立即恢复她的王位;但若罪证确凿,伊丽莎白便有了充分的理由将这个烫手山芋逐出王国。】

【为此,伊丽莎白特意给玛丽写了一封声情并茂的信:“女士啊!世上再找不到任何人比我更想看到你的冤情得到洗雪,再找不到任何人比我更想听见能够让你恢复荣耀的回答。”当然,她又添了一句至关重要的话:“然而我不会牺牲自己的声誉来袒护你。”】

英格兰的贵族们嘴角抽搐,这封信是不是有点不对劲,这真的不是在故意气苏格兰女王吗?

【伊丽莎□□心部署了一场政治斡旋,1568年10月,关于玛丽女王的调查在约克郡正式启动。伊丽莎白任命第四代诺福克公爵托马斯·霍华德担任英方首席专员——这位年轻又丧偶三次的英格兰首席贵族,因其隐约流露的天主教倾向而被认为会对玛丽网开一面。】

【然而这个任命却意外打开了一个危险的潘多拉魔盒。时年三十二岁的诺福克公爵不仅是理想的调查官人选,更在玛丽眼中成为了完美的联姻对象。作为英格兰最显赫的贵族,玛丽若是能和他结婚,将使其对英格兰王位的继承主张获得本土贵族的强力背书。】

【证据显示诺福克及其党羽早在赴约克前就已暗中筹谋这桩婚事。这场由调查引发的政治联姻棋局,正悄然向着伊丽莎白始料未及的方向发展。】

诺福克公爵双眼迷离,怎么又牵扯到诺福克家族了,这些人就不能安分守己一点吗,他们是嫌伦敦塔太舒服了吗?

亨利八世不悦地看向诺福克公爵,冷冰冰的目光让公爵不禁打了一个寒颤,他这是造了什么孽,为什么后人老是要干这些掉脑袋的事,还要波及他。

【苏格兰的玛丽女王在绝望中铤而走险,开始秘密联络诺福克公爵,策划推翻伊丽莎白女王的阴谋。当风声传到伊丽莎白耳中时,伊丽莎白勃然大怒,立即召见诺福克公爵严词质问。】

【惊惶失措的公爵慌忙与玛丽划清界限,信誓旦旦地宣称他绝不会和一个“狡诈险恶、臭名昭著的与人通奸、谋杀亲夫”的妇人结婚。】

【伊丽莎白特意去信警告玛丽让他不要被身边的人蒙蔽了双眼,犯下不可回旋的大错,可以说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伊丽莎白对待玛丽都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但玛丽自然不会听从伊丽莎白的警告,她继续她的谋划。而在英格兰宫廷中,保守派的枢密院大臣们逐渐联合起来,暗中推动苏格兰女王玛丽与诺福克公爵的联姻。若能促成此事,不仅王位继承问题将迎刃而解,更能平息国内外的政治纷争。】

呵,亨利八世只要一想到那些该死的枢密院大臣,就恨不得把他们的脑袋都挂在伦敦塔上示众!这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表面上满口王国利益,背地里却为了自己的权势不惜勾结那个苏格兰的女王!

【玛丽的现任丈夫波斯维尔已被囚禁在丹麦的地牢,绝无脱身可能,宣布他们的婚姻无效易如反掌。一旦计划成功,玛丽将被正式确立为英格兰王位继承人,同时政府也将会停止对欧洲新教叛乱势力的支持。 】

【这一策略与威廉·塞西尔的立场截然相反。作为伊丽莎白最信任的顾问,塞西尔对欧洲天主教势力深恶痛绝,更对玛丽·斯图亚特充满戒备。】

【然而,保守派大臣们意外地争取到了莱斯特伯爵的支持,这位深受女王宠爱的贵族对塞西尔心怀怨恨,他认为是塞西尔的阻挠使得他无法与伊丽莎白成婚。】

塞西尔不禁苦笑,他未来竟会是枢密院大臣们的公敌,他在未来殚精竭虑为了英格兰付出了所有,却被那群短视的小人围攻,他默默在心中祷告,愿上帝保佑伊丽莎白女王依旧信任他。

【但伊丽莎白对这些塞西尔反对者的诋毁充耳不闻,作为君主的她一向用人不疑,她依旧对塞西尔给予百分百的信任。】

【诺福克公爵不满地对北安普顿伯爵说:“大人你也看到了吧,莱斯特伯爵兢兢业业,深受女王宠爱,而他一旦对塞西尔的政策提出有理有据的反对,女王便对他大皱眉头,甚至想把他关进伦敦塔。不,不,关进去的肯定不止他一个人。”】

塞西尔长舒一口气,随即心头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激动,他竟能获得女王如此深厚的信任,士为知己者死,他只恨不得现在就为伊丽莎白女王效力。

英格兰廷臣们用艳羡的目光注视着塞西尔,每个朝臣都渴望能像他一样,赢得君主的恩宠与信任。但一想到自己侍奉的国王亨利八世,想要得到陛下的信任真是太难了,稍有不慎,就会丢掉了脑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