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我在大唐开衣肆! > 第20章 第二十章

第20章 第二十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分店随着三人一分工也逐渐稳定下来,朝贺一事随着时间流逝也平息下来,终是翻过了这一页,从此只在史册中窥见当时繁华。

兜兜转转,已是一年春,学子入学,稚童读书,闲暇的农田也再一次热闹起来,今年农耕特别繁忙,轻徭薄赋,连官兵也会帮其开荒。

大唐与高句丽关系在年初冬天又紧张起来。

这一切景象均逃不过街边巧文一双眼。

报时鼓,寺院诵经声,高高扬起的鸟儿,轻柔丝罗纱丽,洛水一声声浣衣女唱,葡萄酒,琉璃盏,远处塞声,一切一切,融于她这个异乡人心中。

同是一片土地,同是一个母亲。

巧文也很少再流露遥远思乡之情。

见了那万家灯火升腾,身边好友伴着,只会感概,如此时刻,如此年华,如此国度,如此天地。

牌匾高高刻上的图画映照着她这美好的异世生活。

一女郎一郎君,一依一偎,是那画匠刻意为之,身前忽然横劈一道,一个靓丽飞鱼服男郎呈剑式护在最前,俱是少年意气。

几笔虚影就这么落入那高高耸立的天空之上。

旗帘,艺人玩耍的绣球均刻上此印,满城酒楼皆张了此画,满城衣冠均有此标。

于是满城皆知了,这巧娘子衣肆背后的三少年。

美好时光易度,莫虚负。

巧文并不想止步不前,如今,只京洛知巧娘子,他州模糊只闻大概。

巧文还有个念头一直在心中。

去遨游这山水,遍及江南,更南广州,西边蜀地自是要去,可来了,怎能不去那祁连山一趟,后世她便几次梦了这山,这千年前守护古老中国的天际线,可到了祁连山,那西域又怎能不看?

敦煌,玉门关,羌笛,真来至此梦中,怎能不随后世人人耳熟之诗去见见大漠无垠,去看看破楼兰的战士的风采。

半载时光,悠悠而过,她还不曾听闻她乡之音呢。

薛枝听了,只一抿笑,抬头,眼神灼灼。

“你若想去,咱们即刻便将店交付四郎。”

“我们换一程路子。”

“他做这大总管,咱们随了运船游遍山水,兴余再见见布行。”

“真的?”

“只要你想。”

巧文愣过,来了土壤阳光,这个念头可以发芽了。

给些风雨,这枝芽便可结了叶子随风起飞了。

可这风雨还迟迟不来,一片不识风情的白云便遮了那阳光去。

国子监六馆并东宫崇文馆,已接旨,于此春重制衫袍,寓意勤恳读书,齐修容脩,清净儒经之地,广学子之心,使之专心学问,修身为要务。

之前学服乃圆领衣制,白其身即可,未定其料,未限纹绣锦帛。

如今有人绸缎满身,有人麻衣渍黄。

甚是不公。

有翰林学士为其上奏,正值科考武举在望,满朝皆重,圣上准奏,礼部领携此事,并织染属与民间衣匠能人,搂罗天下衣式,共制学宫脩束,从此不再分贵贱高低,一应上下七馆,同食,同住,同衣。

肃其形,正其风,严于外在,谨修己心。

于是,等巧文反应过来,已在礼部那里销了号,薛枝领了对牌回来。

他将木牌放至二人面前,抬眉。

“便是你不去应,我也要去的。”

他笑笑。

“此番着利甚大,成了许是不止京洛,各地开铺之事也容易许多。”

面前巧文,李佑郎,一个沉静眼含期待,一个抱膝支头,问道。

“为何?”

薛枝也坐下,倒杯水。

“七馆服饰变后,那些各州学府将之如何?”

“必是跟风其上,届时咱们做的怕不只是京城的生意。”

巧文低头想一想,倏尔站起,收拾包裹。

“干什么去?”

她回头,摇摇手中木牌。

“走,去转转去!”

“多看看,才能巧思连连呐!”

李佑郎另携一壶酒站起,走至她身旁,接过包裹,笑道。

“如此,那四门馆周边咱们可去走走,那里平民子弟较多。”

“许是交谈一番更好。”

“你说得不错。”

薛枝将巧文扶了马,她摇摇手不用,笑回。

“不过今日便先随意在街上逛逛罢!”

三马悠悠上路,三人谁不知,某人只是又想骑马在这满春时节随意逛逛罢了。

半日时光等闲过,对她三人正是春风满面,对那重重宅邸来说,可就不那么太平了。

尚善坊。

皇城正对一坊,达官贵族亲王所在,灯火不息,彻夜歌舞。

一权贵之别墅,正是一天最兴时,歌姬高歌不息,龟兹来的乐师一旁伴奏,群人席地而坐,时倚高座,投壶双陆,时而随主人起舞,时而猜酒划拳,也有雅趣者,行令作诗,兵客相欢,好不知足。

正是这般别墅,一中年进了自午时进入,再也没出来。

那书阁高建,俯瞰整片宅邸曲廊,那中年下坐,正对着有两三壮硕男子,留着八字须向下撇着,拧眉围坐,正上是一高冠女子,看着已至中年,面容却极好,威严且庄重。

其中一八字须男子先开了口。

“姑姑,此般必让曾六拿下,不可让与旁人。”

“正是。”

下手一年轻女子讲到。

“此次圣上重整学子装束,那食肆与一应文用书薄俱已归入明王之下,此事关及礼部,翰林院,不可轻视。”

“明王麾下只咱一氏操持有衣肆,自去年拿下蜀地杭州多所布坊,如今物货无缺,俱是现成之物,只待拿下此次七馆脩束,咱们可一举拉陇国子监等翰林两院,暗中便利不可拱手让人。”

那中年男子气质稳重,此刻才开口。

“员外郎与令丞所言不错,如今衣肆却是人料俱全,供应七馆学子不是问题,坊中也有些能干绣娘衣匠,有几件服式待选。”

“只是咱们所事一应俱全,京洛却有几家衣肆未尝不是如此。”

主坐中年女子向他看去。

曾六一抹胡子,淡淡道。

“不说太女叔伯崔家其下华仪堂,成王那边亦操持有明制阁,当今圣上姑母高平公主的雅衣铺,便是民间衣肆大户,那些商会里面的江南世族商贾也是资历深厚。”

他抬眼,丝毫不觉此刻说这些如何不妥。

“咱们若不是去年拿下几件布坊,现今怕是连这些商贾也争不过。”

众人沉默下来,曾六说得不错,那些名满京洛却看不出名头的衣肆哪个不是如他们般,这些地方从不在于争夺市面之利,而是专为这些人供用。

朝廷下令,各家公子王爵用度皆有限制,不得奢靡铺张,是以借衣肆之手行华贵之事,也是个可以交际往来的地方。

当下此令一出,不必多说,各方势力必是会好好角逐一番。

那些各州官府世家势力还好说,京洛本不是他们本家,这牵涉宫城之事他们更是干预不得,怕是见几方争得烈搅个浑水便走了,不会下本金出重利。

其余只剩京城几家大户与她们这般势力了。

那大户们各个经营多年,谁知朝堂上有没有哪一方的派子。

朝堂,亲王,便是这两般了。

“曾六——”

那高座女子终于发话,几人看去。

“你将京中有把握的衣肆俱列其上,说一说,你觉哪家更胜。”

“回郎中,除去刚刚所说,只有一家,仍未见其上,且,某认为,这家怕是优之。”

坐下几人身子一动,似乎觉得氛围松散些。

那女子看来。

曾六抬手答道。

“不知郎中可闻飞鱼服巧娘子,便是他家了。”

他眼一定,徐徐说来。

“她是薛记的养女,承了他们的门钹,如今在京城甚盛,且其人花样繁多,不说他事,仅就衣式而言,连我也甚是期待。”

“今日,礼部侍郎特呈宫命,言及不可少了巧娘子,可见宫中对其督甚。”

“薛记?”

曾六面不改色。

“正是一年前私吞宫藏查封的薛记。”

女子看来,满座皆思。

“你知那薛记可有把握?”

“不敢断言,但这巧娘子先后在京城兴起渐残色裙,鱼尾裙,齐胸裙,飞鱼服,我见其上皆有规章,不是随意缝合之作,其于目下满京,某认为乃是一等的衣匠。”

“更别说其人犹善经营之道,半载之余名扬京洛,其道可见亦深。”

“此番若能寻求与之合作,怕是两方联手,那国子监与东宫不在话下。”

“嗯。”

女子拿了颗葡萄,点点头。

“看你已有筹断了。”

曾六一揖。

“去办吧。”

“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