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平安玉扣锁平安 > 第31章 第 31 章

第31章 第 3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平安与忘石两人互相沉默着,半晌后,李平安开口:“今日皇上封了为辰思王,是皇上的胞弟,若要查事情,可以从他入手。”

忘石细细的剥着葡萄皮,“此人动不了,他背后是皇室,不论是哪一位,都不是我们能透进去的。”

李平安瞬间想到了今日神色不对劲的太后,但又觉得不可能。皇帝登基太后也是出了不少力,没道理太后背刺皇帝。

李平安瞅着忘石剥葡萄吃葡萄,再剥葡萄,再吃,李平安心下一转,既然他不问,那自己就不说了。李平安将自己盘算的事拿出来:“我打算在南邵和襄国来访时搅混水。”

忘石分了个眼神给李平安,“说说看。”

“襄国占了我们一城,我们占了南邵两城,若拿这两城换这一城。”

忘石终于放下葡萄:“有趣,开国是北境与襄国有7座关隘城,每一处都是要塞,每一处都是易守难攻之地形,你要拿南邵那两座屁用没有的城池换一个要塞。我很好奇你的计划。”

李平安反驳:“怎么就屁用没有了。真正打通了南邵的只有我,我说它有用就行。”

忘石点点头:“然后呢?你要让它的价值大过要塞之地,怕是难,况且这两城是在南朝与南邵的交界地,襄国要它干什么。你这招搞不好就是明晃晃的请君入瓮。襄国得多傻才能跳进去。况且南邵能在南朝和襄国之间夹缝求生,也是有点底子的。逼急了,北境可就不好过了。”

李平安眼神狡黠,“所以,证明您的能力的时候到了。”

忘石:“......所以你的计划就是让我想办法,你去邀功?”

李平安握住茶壶,动作优雅:“大方向还是有的,南邵与襄国交界处有一城,若拿两城去换这一城,你说南邵答不答应?”

用边关的一处城池换边关的两处城池,怎么看,都很合算。

忘石:“未必会答应,一旦同意了,南邵的边关都是我们,于南邵而言有灭国之患,南邵能在南朝和襄国之间转圜生存,就是摸清了自己的位置,脑子时刻清醒,你一旦向南邵袒露这个心思,南邵势必要与襄国合作,顺势夺回自己失去的两城,拿到那一座城的我们反倒会成为鳖。”

李平安:“那就顺势成为鳖,他们之间的合作未必牢靠。”

忘石眯眼:“你想趁此吞掉南邵?”

李平安:“主要还是拿回那座关隘城,如果能占回襄国的两城,不亏。这是一件大功!”

两人对该计划商量至深夜,李平安出院门时已经是三更天。

第二日李平安顶着黑眼圈上朝,本来以为早朝又是各部门的拉扯,却不想发生了一件大事。

众人本觉得这半个月的早朝都将会变成点卯,半个月后两件正事缠住了所有人。所以当郑国公站出列高声:“臣有本启奏”时,所有人心中一颤,不会又出事了吧?

朝堂一片安静,唯有郑国公的声音响彻其中:“禀皇上,昨夜城西起了大火,幸得小儿经过,及时扑灭,未酿成大祸。”

众人松了一口气:哦,原来是请功的。

齐正立刻站出来:“昨夜是臣疏忽,险酿大祸,请皇上降罪。”

加班加到脑袋昏昏的众人终于迟钝的嗅到了一丝瓜味。大家都是狐狸,凭着两人各自的一句话,推出了事情的大概。

昨夜城西起了大火,城西是三教九流的聚集地,鱼龙混杂,大火起得蹊跷,牵扯到了齐正,齐正掌司门司,率先报官并及时维持秩序的却是郑国公之子,结合前些日子齐正与郑国公府闹出的事,这次的事简直就是摊在所有人眼前的乐子,哦不,阴谋。

郑国公府是太后母家,太后虽不是皇帝生母,但与皇帝生母生前交好,这些年又极力帮衬皇帝夺嫡,皇帝初登基,没道理和太后撕破脸面。

齐家镇守苗安,齐家长子战死北境,幼子抵在这乾京,这幼子要是出了事,齐家高低得生个反心闹腾一阵。

此事只能轻拿轻放,所有人都看的清楚,只是不明白郑国公为何要为难齐正。

与郑国公在朝多年根系繁杂不同,齐正身后空无一人。

大殿上郑国公牵头吵得人心烦,齐正在那极力辩解,但话中全是漏洞,完全抵不住那些老狐狸。

罢了,他孤身一人来这狼窝,也是可怜。

李平安站了出来:“郑国公,城西是三教九流之地,世子向来自诩尊贵,便是为国戍敌之人也不放在眼里,怎么昨夜有了好兴致,去城西转悠。”

郑国公:“郡主莫要扯开话题,非要讲个由头,不过是天意见不得某人行事,故而引导我儿救困于城西百姓。郡主,齐郎中在其位不谋其职 ,可窥其家风不正,这镇守苗安边境的齐家...... ”

李平安:“郑国公慎言,齐郎中掌司门司,不是大理寺,您这是强行攀扯。”

郑国公:“郡主有所不知,一来齐郎中前几日将城西的宵禁提前,致使城西起火时众人未能及时反应,二来离城西最近的水源是护城河,我儿无官无职只得派人请齐郎中开城门,却不想寻不见齐郎中,这不是玩忽职守是什么?”

齐正一脸懊悔的跪在殿中:“宵禁提前是因前几日城西出现江洋大盗,昨夜我本在衙门当值,但我见一黑影闪过,料想应是那大盗,就追至城东,不曾想误了城西救火。”

李平安暗骂一声蠢货,大理寺正卿出列:“大盗一事齐郎中确实在前五日来大理寺报备过,将宵禁提前也是我二人商讨出来的。”

郑国公:“那敢问齐郎中,大盗呢?抓到了?藏在何处了?”

齐正脸色涨红:“......没抓到。”

抓到就算了,将功折罪,没抓到,就是实打实的玩忽职守。

李平安:“齐郎中初次上任,难免有所疏忽,不分主次,犯错了改正注意就是。郑国公何必处处紧逼。事情赶的这般凑巧,世子既可以是赶去救人,也有可能是赶去放火,谁不知道他们二人前几日的恩怨。再者,朝中这么多人,怎么就世子得了天意呢。”

郑国公微微躬身:“臣之子能得天意,自然是与皇上多日议事,身上沾染了龙气。若真是我儿放火,又何必放在城西,又何必趟这摊浑水,郡主可不能为保齐郎中胡乱攀扯。”

李平安躬身:“是否攀扯,还望皇上明察。”

“齐正失职是事实,国公,伤亡如何?”皇帝问道。

郑国公讶然,齐正回到:“回皇上,火初始蔓延过一家炮仗坊,才致火星四溅,火势大起,死5人,伤13人。”

皇帝点点头:“齐正,闭门思过一月,大理寺少卿,负责核查此案,限三日。众爱卿可还有要事?无事退朝。”

李平安下了朝直奔皇帝书房,将自己的计划告知皇帝。

“皇上,以上就是臣的想法。”李平安刚说完自己的想法。

皇帝沉思半晌,点头:“可以一试。但若此计不成,反折了我朝兵马,李平安......”

“臣自当卸去郡主爵位。”李平安沉声道。

“好。”

马车行过,李平安端坐其中,“去查,昨夜城西为何会起火。还有那盗贼身份。还有郑世子昨晚为何会去城西。”

连权在外赶着马车:“郡主,此事难道不是郑国公府干的?”

李平安:“或许是他们干的,但太完美了,一切都太巧合了。世子先派人放火,后火势蔓延,声势闹大,又亲自来救火,而盗贼刚好出现在齐正面前,引得齐正离职。”

李平安继续道:“人的行为是很难控的,盗贼如果是国公府的,这么大的计划能行进的如此顺利,就是最大的问题。”

接下来的日子风平浪静。

三日后李平安得到了她想要知道的消息。

起火缘由是元贵妃身边的一名宫女,在贵妃面前得了赏,领了两天假,宫女是乾京城西的人,她的夫君也在城西,那日并不是她轮值放假的日子,当她拿着赏赐回家时,就听到了丈夫与她人云雨的声音,顿时怒从心起,提刀进去当场捅死了狗男女,之后怕官府追责,干脆引火烧了房子,也烧到了旁边的小作坊,这小作坊就是她丈夫经营的。

世子则是看上了城西一家姑娘,准备去强抢民女,结果撞上了这事。

盗贼没查到踪迹,估摸着当夜趁乱出城了。

李平安看向对面的忘石:“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忘石:“故事很完整。”

李平安:“如此看来与国公府确实无关。”

忘石:“如若不是国公府做的,那这件事就复杂了,城中戒严,盗贼出不去,那他们最希望的应该是开城门趁混乱逃出,又何必去引开齐正,拖延出城门的时间。”

李平安手指轻敲桌面,“盗贼确实存在,但如果那天引开齐正的并非盗贼呢?”

忘石:“有可能,郑世子虽是纨绔,但又不是傻子,明白这是个好机会,利用那几天的盗贼之风派人引开齐正,自己再光明正大派人去衙门寻齐正。”

李平安:“事情的源头是元贵妃的宫女,不知道这宫女下场如何。”

宫中

元贵妃躺在榻上,周围宫女小心的伺候着,一小太监小跑进来:“娘娘,皇上今夜来您宫里。”元贵妃微微起身与身侧嬷嬷对视一眼,嘴角扯起一抹笑:“知道了,下去吧。”同时手指微动,有宫女走到小太监跟前送上一个无刺绣荷包,太监掂量一下,心中有了数,喜笑颜开:“谢娘娘。”

待小太监走远,元贵妃开口:“看来本宫猜对了。她既然是为本宫死的,她的家人替本宫好好照看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