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陶溪的悠闲生活 > 第7章 第 7 章

第7章 第 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屋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敲打着窗户彼此间述说着情话。

陶溪起床推开窗户,朝远处望去,只见远处的水雾让山峰若隐若现。

一阵秋风吹过,带来微微凉意,让陶溪的睡意全无。

她伸了伸懒腰,打了着哈欠,摇摇晃晃走到窗台旁的木架子上。

上面有个木盆放有清水,地上还有个罐子被盖住,这得严严实实,她疑惑看着,她记得昨晚上明明没有这个东西。

陶溪好奇将盖子打开,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她这才发现里面是热气腾腾的热水。

她扫视着周围,在架子下面,瞧见一个用竹子制作成舀水的东西,看来准备齐全。

她笑着将热水舀了起来倒入木盆中,舒舒服服梳洗一番。

秋意渐浓,陶溪加了一件衣裳,才打开房门,她站在屋檐下,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远处,朦胧的雨雾让人看不清,院子外里的黄色桂花早已掉在地上,看着别有一番韵味。

田母刚从厨房出来,就看到安静站着的陶溪,她朝堂屋边走边说:“醒了,可要吃点东西?”

陶溪看着田母点了点头,摸了摸空瘪的肚子,跟了上去,答应道:“好呀。”

田母先进屋将昨天没有吃完的点心拿出,放在陶溪面前,“先随便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大朗他们晚上才回来,现在还在地里忙,”

陶溪闻言,拿点心的手有点僵硬,她瞧了一眼安静做事的田母,没在她脸上看出不悦的神色。

她挑眉,这是不满意她起晚,随口一问,“娘,今天下雨,还有人帮忙吗?”

田母缝制着这些天穿坏的衣裳,听到儿媳天真的话,她心里还是忍不住埋怨。

她们一家人天没亮都在地里干活,连双儿也不例外,就她要到中午才起来。

而且还要自己留在家里还要伺候她,生怕她饿,没饭吃。

田母心中抱怨,但脸上却笑着回答:“有,大朗和他爹分开,大朗去新房子那边,你爹和双儿去地里面了。”,

“我在家准备吃食,申时,大朗要宴请里正他们还有帮忙的人那些人一起吃一顿饭。”

虽然有田父的叮嘱,她还是有点不想放弃,带着期望的看着一旁吃得津津有味陶溪,问道:“溪娘,你会吗?”

陶溪无辜看向田母,将嘴里的点心咽下,在田母希望的目光下,喝了一口温热的水,慢吞吞道:“娘,我不会,”

要她做饭,那她只有一个字,就是不会。

田母复杂看着吃点心的陶溪,嘴里泛出苦味来,这点心是她们一家都舍不得吃,没有想到她拿多少出来,她就吃多少。

田母心疼的转移视线,看向手中的衣裳,掩住悲哀的表情。

也是,原本就娇滴滴的大小姐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怎么会懂节约和做家务。

她微微叹了一口气,只要看不见就好了,她无奈道:“那你在这里慢慢吃,娘还有事儿。”

“好的,娘,你去忙吧,”

陶溪目送田母离开,好像完全没有听见田母的叹气声,她毫不在意的吃着最后一块点心。

还别说,这点心尽管放了一夜,但依旧是那么可口。

特别是荷花酥,酥脆香甜,别提有多好吃了。

可惜的是,昨天下午她睡醒后,起来就有点饿了,导致她一不小心就吃完了。

只是没想到,田母他们居然还剩有。

啧,还真是节约。

不过,再怎么节约,还不是被她吃了。

吃饱后,陶溪站起来拍了拍手里的点心屑,慢吞吞的朝厨房的位置走去。

说实在的她确实讨厌做饭,但毕竟入乡随俗嘛,勉勉强强也是可以帮帮忙的。

不过,不洗碗已经是她最大的让步了。

她走向厨房,伸头朝里面看了一眼,瞧见里面面积狭窄有放了一个木柜导致里面十分拥挤。

她一眼就看了熟悉的灶台,生火她行啊,毕竟她有这方面的经验。

她看着燃烧旺盛的火,好像在勾引她,让她有点跃跃欲试。

正在处理鱼的田母,面对突然暗下来光亮,抬头就见陶溪站着一旁安静的看着,她惊讶的放下手里的刀,“怎么了?”

陶溪见田母发现自己,她笑着,指了指火,“娘,我帮你看火,这样你也不用担心了。”

田母从新拿起手中得刀,有点疑惑,“你会吗?”

陶溪坐在灶边上,肯定回答道:“娘,这个我会,很简单的”。

田母不语安静看了一会儿,瞧着陶溪手挺利落的模样,原本怀疑的心也也消失,转而安心坐着自己的事情。

陶溪好奇问着:“对了,娘,一共有几个人?”

田母随意说着:“九人,加上大朗一共有个是十人。”

陶溪看着旺盛的火,随意放了几根木材进去,“娘,能在半个月完成吗?”

听见这话,田母眼里满是忧愁,能完成,可是银子也能花完。

要是她的意思,慢慢来也不急,这样银子也少花点。

“能完成,毕竟花了不少银子。”

“要不是,地里又要忙着耕种,不然你爹也会去帮忙的。”

陶溪看着田母忙上忙下的背影,很疑惑,难道她们不知道田野有多少银子吗?

或者说田野根本就没有告诉过田母她们。

她思考着点头,也是,要是知道的话,田野也不敢将将银子让她保管。

田母没见陶溪说话,故作微微叹气说道:“好在明年免税,不然的话,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

回答田母的不是陶溪的话,而是巨大的浓烟。

“哎呀,溪娘,”

“咳咳咳”

“快,将多于的柴火拿出去。”

陶溪被浓烟熏得睁不开眼睛,完全没有听见田母的话,只是下意识将塞满的灶台里的东西拿去出。

柴火拿出来,遇到空气瞬间就燃烧起来,陶溪的手顶着滚烫的火焰,将多于柴火放在外面,好在天空下着小雨,木材很快就熄灭,冒出滚滚青烟。

陶溪做完这一切看着,好半天没有缓过神来,不应该啊,她明明没有放几根,怎么会没有燃起来。

田母闻着刺鼻的烟味,将厨房里面的火全部熄灭后,才朝门口走去。

新鲜的空气让她回过神来,就看到陶溪安静看着地上冒烟的木材,她害怕道:“溪娘,你没事吧?”

陶溪摇了摇头,看着被吓白不少的田母,她揪着袖口,不好意思道:“娘,我没事。”

“没事儿就好,没事儿就好”,田母后怕的拍了拍胸口,后悔看着烟雾缭绕的厨房,她怎么就信了,溪娘的话,明知道她不会,居然还让她烧火。

她发誓再也不要溪娘生火了,这也太吓人了。

陶溪不知道田母心中的懊恼,她只感觉到自己的手,火辣辣的疼。

她掀开衣袖,原本白皙的肌肤现在是通红一片,她连忙将袖子挽上,对一旁的胡乱思考的田母道:“娘,你去帮我舀一些凉水出来,”

“哦,好,”,田母看见陶溪通红的手腕,立马陶溪带到水缸旁,“溪娘,这边来。”

“哗啦啦”

冰凉的泉水淋下去,让滚烫的皮肤瞬间消失,只留下清凉的感觉。

田母在一旁不停舀水,她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淋凉水,但她毕竟是陶大夫的孙女,她也只能听。

她看见小脸毫无血色的陶溪,带着几分真情实感道:“溪娘,可以了吗?”

“不行,还要一会儿,”

十多分钟后,陶溪感觉到一阵寒意,她才让田母停止,她对担忧她的田母道:“娘,别担心,我回屋了,”

田母欲言又止看着陶溪离开,这时候厨房也没有烟了,她重新将厨房整理一遍,继续做先前的事情。

陶溪回到房间,将昨天晚上的药膏拿出去,小心翼翼擦拭在手腕上,去腐生肌,应该有效果吧。

陶溪不确定,但现在也是唯一的办法。

只是,她复杂看着通红的手腕,小心的抚摸着,脑海中。

回忆起刚刚发生的事情,她生疏的动作,让她后背发凉。

记忆中的她,是真的会生火,她也是农村,不可能不会。

可她现在滚烫的手告诉她,她不会

如果说,她不会的话?那她到底是何人?

陶溪害怕了捶着脑袋,可是她脑袋一片空白,一点记忆都记不起来。

陶溪脑海中浮现一个可怕的想法,她难道真的是这个时代的陶溪?

她真的失忆了?

可是她现在记忆中的的陶溪,那个现代的陶溪又是何人?

这个想法太可怕了,陶溪颤抖着身体,疯狂抱着自己头,示意自己冷静。

冷静,冷静,不要胡思乱想,睡一觉就好了,睡一觉就好了。

陶溪如行尸走肉般朝床的位置走去,她害怕的裹紧被子,只留下一个脑袋。她闭上眼睛,安静的躺着。

绵绵细雨终于停了,但天空依旧是雾蒙蒙的,只是地里忙碌的人也来越多。

田父眼看时间差不多,面对忙了一天的田锦双道:“双儿,回家了。”

田锦双正在地里挖野菜,这是她娘交给她的任务,听见田父的呼叫,她头也不抬,回答道:“爹,马上”

田锦双将挖完眼前最后一颗荠菜后,提着竹篮朝田父走去,开心的朝田父展现自己的成果,“爹,你看,这边的荠菜又大又嫩”

田父看了一眼,果然是绿油油的,他赞美道:“不错,今晚有口福。”

这边,厨房忙碌的田母,担忧的看着关了一下午的房门。

屋内的陶溪早就已经醒了,她呆呆看着屋顶,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

一下午的时间让想了一个自欺欺人的决定,她可能早就穿来,现在的人是她,记忆中的人也是她。

可能这次意外让她忘记古代的她,现代的记忆又太深刻让不能忘记,导致一失忆,她又记起来了。

她现在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陶溪垂头伤气的坐起来,她躺了一天,脑袋疼。

陶溪闻着香味,来到厨房看着忙碌的田母道:“娘,需要我帮忙吗?”

田母听见声音,转过身,看向门口站着的陶溪,见她表情正常,她没有由来松了一口气,她怕她家大郎生气。

她指了指一旁放着的菜,“溪娘,这些菜轻一点的,可以端吗?”

陶溪的手已经不痛了,她看着点了点头,将一盘青菜端到堂屋。

田母忙完后一起帮忙将饭菜端到桌上时,田父和田锦双走了回来,将牛捆在树上,把手里的泥土洗干净,走进大厅里。

田锦双走厨房也一并帮忙,没过多久田野带着一群汉子和里正等人,也回来洗手走进堂屋,笑着和田父他们说话。

陶溪她们坐在厨房,田锦双早就饿了,等田母动筷子后,便迫不及待舀了一碗炖的汤色浓白的汤,喝了一口浑身都暖洋洋的。

她眼睛都放光了,“娘,这是什么?好好喝。”

田母看着田锦双吃的开心,露出慈祥的笑容,“这是娘,跟村子里面大娘学的,叫鲫鱼豆腐汤,说是对身体好的。”

“而且,这边全都是河流,这些鱼一点也不贵,我们家这一大盆,也才几文钱。”

“哇,真的好便宜。”

陶溪听着他们母女的对话也夹了一点鱼肉,尝了一下味道鲜美,一点也没有腥臭味,也盛了一碗放凉。

她来了快一个多月,大概也了解了这个朝代是一个平时世界的朝代,是一个名叫大周王朝的,如今已经延续快两百多年了,现在正事这个国家鼎盛时期,百姓安居乐业。

虽然里县比较落后,但是也不缺粮食,最起码不会被饿死。

因为这个朝代的主食除了水稻,和小麦外,还有番薯,玉米,好像现代有的,这里都有。

这也是为什么都梁府多年干旱但也没有人走的原因,但谁又知道天灾远远比不上人祸。

今天的主食就是番薯馒头,一碗盆栽酸菜炖肉和鲫鱼豆腐汤,还有炒青菜。

陶溪吃了一个馒头香甜软糯,也尝了一口酸菜炖肉,眼神都放亮了,酸菜解腻,好吃。

“娘,你手艺也太好了吧!”

“好吃,你和双儿多吃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