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追书网 > [三国]炎兴元年 > 第66章 庚申

第66章 庚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俊不禁,他笑得厉害,连带着眼角也有些湿润,“伯约哥哥,世间的事,都说不好的。”

“这是我在郭循身上找到的,我知道是你的,收好吧。”

看到诸葛瞻放到案上的瓷瓶,姜维起初有些疑惑,但片刻便认出是何物,平静如源潭的目中泛起几分慌乱:

“不是我——”

“我知道。”诸葛瞻迅速打断他的话,“只是避免节外生枝。”

话音落下后,两人相顾无言许久,最终以姜维拿走瓷瓶,告一段落。

“你打算今日就向陛下请奏北伐吗?”

“还有一些琐碎细务需要敲定,需到明日。”

“费大将军不在了,陛下当然会允准北伐,今日、明日,都是一样的。”

又是一段仿佛无穷无尽的沉默。

“伯约哥哥,”终于,诸葛瞻还是抱着最后一丝侥幸开口,“如果我求你,你能放弃这次北伐吗?”

“为什么?”

“因为此战必败无疑,不仅白费粮草,将士们也会死相枕藉,星散流离,就连你也会九死一生。”他平静地说着,“知道了这些,你还一定要坚持这次北伐吗?”

“……阿瞻,战场之事千变万化,在未做之前——”

“我说了会输!会输!夏侯将军会死!好多人都会死!包括你也会死!为什么你就是不肯听我的!你知不知道——”

倏地,诸葛瞻身体向前倾倒,下一瞬,他便被拥入了一个高大的身躯。

是姜维紧紧地抱住了他。

“阿瞻,我知道文伟的事让你受惊了。但放心,之后的事,都有我在。”

若他还是七岁的孩子该多好啊,能全心全意的信赖着姜维,相信他的伯约哥哥英勇盖世,无所不能。

可他终究是长大了,不仅长大了,还实打实地经历过生离死别,家破人亡。这当然不是姜维的错,只是有些宿命,像费祎的死,像绵竹关,像社稷倾颓,任人事做尽,也不可能改变的。

他轻轻推开姜维,退后一步,站直身体。

“伯约哥哥,既然你一定要打,那就不要去段谷,不要上陇山,更不要让夏侯将军去战场。我不知兵事,不知战局,说的可能都毫无道理,但……求求你,相信我,好不好?”

“……”

希冀的火光在眸中慢慢熄去。

果然啊,他全部如实说出来,一定和小孩子胡闹没有差别吧。姜维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当然不可能听从这些——

“好。”

宿命栖身的星辰,在此刻些许偏离原本的轨迹,微微闪动。

“你……当真吗?”

“当真。”姜维道,“这次北伐,我不会去段谷,也不会上陇山。至于夏侯将军,就让他留在汉中,督理运粮之事。”

只要姜维答应他的事,没有一件是做不到的。

他可以相信的,一如七岁的孩童,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姜维身上,毕竟这可是姜伯约,是他的伯约哥哥……

“阿瞻!阿瞻!头怎么这么烫……”

在彻底失去意识前,诸葛瞻耳边都是姜维急切的呼唤与脚步声。他被抱在怀里,手紧紧攥着人的衣领,像攥住了关于改变宿命的一切事。

对了,他该再送伯约哥哥一枚平安扣的。

还有——

还有……

黑暗来袭。

———————————————————————————————

这次,诸葛瞻是实打实地病倒了。

茶饭不思,夜不能寐,门不肯出,成天要不缩在榻上无所事事,要不就是坐到窗边,望着院子里的盛夏草木发呆。这副模样自然让成都城内几乎每个知道这件事的人都忧心忡忡,莫说太医已来了好几十次,刘宁刘谌差点打算在诸葛府住下,就连刘禅都差点移驾亲自来探望,虽然最终还是被他的上书劝下,但仍有数不尽的补品珍宝流水般地送入诸葛府,哪怕太医都说他身体并没有大碍,仅是忧思过重而已。

把脉那日,太医说:“君侯,如今你的高热已经退下去了,但想要彻底好起来,还是要少思、少虑,多食为佳啊。”

刘宁半是担忧,半是疑惑问道:“阿瞻,是发生什么事了吗?你怎么突然就忧思成疾了?”

刘谌立刻道:“唉,还能为什么,当然是为敬侯的事,宁儿你就别再让阿瞻想这些伤心事了。”

诸葛瞻再没有一刻比现在更感谢刘谌的心直口快,毕竟面对刘宁的疑问,他根本一个字都无法回答。但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这种想法有多可耻,不,连同他的病,都是可耻的。蒙受冤屈枉失性命的明明是费祎,刘宁该去帮阿姊安慰失去父亲的费恭,刘谌该去帮太子和太子妃一同料理身后丧事,可就因为他身体欠佳,所有人仿佛都开始围着他转,这不是太荒唐了吗?而且,他的忧思,恰恰又是因为——

于文伟叔,他是个无可置疑的罪人。他明明发现了深入内情的线索,却亲手抹去了他。

于伯约哥哥,他也是个无可辩驳的罪人。明明姜维已经和他斩钉截铁地否认过,可心间的那点犹疑,却像原野上的星火,时时欲熄,久久难灭,甚至……

所以,这些忧思病痛,是他赎罪该受的惩罚。但如果因此反而再让别人为他担忧,他便更罪无可赦。

当诸葛瞻下定决心演戏给所有人看时,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至少几乎所有人都相信他在喝了太医开的药后,正在一天天好起来。只有他自己清楚,每日白天是如何忍着恶心,尽可能多地吃下食物,每日夜里又是如何硬躺在榻上辗转反侧,直到窗外鱼肚渐白。六月丙申,姜维离开京师,赶赴北线,诸葛瞻犹豫多日,还是没有亲自去送行,只托刘谌替他将制好的平安扣带去。而刘谌回来后,则转交给他一封信,信中仅有寥寥数十字,除叮嘱他注意身体外,姜维还专门写到,他记着诸葛瞻的话,答应了,就会做到。

这封信无疑再次给诸葛瞻吃了一颗定心丸,但他随即又想到,其实之前,姜维也相信了他的话,然后……

“父皇也真是的,不派尚书来为大将军饯行就算了,还让黄皓来扫兴……阿瞻,你这是怎么了?怎么脸色又这么苍白?”

“没事,没事。”诸葛瞻赶忙打起精神,好不容易演了这些日子,他可不想再叫来太医让他功亏一篑,“先前大军已经进驻汉中,伯约哥哥这次也仅是轻装简行,其实也不需要多么隆重。”

“那你呢?明明你今日无事,怎么不亲自去送平安扣,还让我转交。”

“我这不是——”

“你和大将军吵架了?难道是为了——”

诸葛瞻一怔,感觉心中秘密被一语点中,立刻焦急道:“怎么会是因为文——”

“是为了他仍然不肯答应你随军是吧。唉,我也是,几次和父皇请求,父皇就是不肯答应。”

刘谌的话顿时让诸葛瞻暗松一大口气,以至于他根本没听清接下来人说了什么,就点头应好。

“那就说定了,六日后,你和我还有宁儿一起去巴郡。”

“啊?”诸葛瞻又是一愣,“为何突然要去巴郡。”

“我不是说了嘛,巴郡太守这几个月连报嘉禾、白鹿、甘露、赤龙、连理枝五祥瑞,虽然父皇与我都觉得这是地方官夸大其词,但李昭仪觉得既报了祥瑞,朝廷总该有所回应,所以父皇就让我和宁儿前去看看。然后父皇又觉得你或许也想去散散心,便差我来问你。”

“……是巴郡?那南中可有什么事?”

“南中?”刘谌想了一会儿,方道,“你说的莫不是南蛮王继位的事?这也没什么,无非是老南蛮王去世,他的第三子继承王位。庲降都督的奏报里倒是提到其他两个儿子和雍氏勾结闹了一阵,不过如今都摆平了,朝廷按照惯例发封册书就是了。不过,你怎么突然又关心起南中的事?”

如果说先前姜维的回信让诸葛瞻吃了一颗喜忧参半的定心丸,那刘谌现在说的,显然是无可争议的好消息。虽然之前诸葛瞻曾私下给阎宇送过信,但一则他无官无职阎宇未必肯理会他的话,二则为了牵连无辜,他在信中也写得不算直白,没想到阎宇居然真的独自消解了南中之乱。他记得小儿子沙毋摇颇为不喜南中旧俗,想来那血腥的祭祀也不会卷土重来,令无辜者受殃。

阎宇,阎文平,实是出乎他预料之外的难得之才。

“我说阿瞻,你就不能回我句话吗?”刘谌显然受够了诸葛瞻动不动就走神,“还是说我想错了,你压根不想去军中?”

“啊?”诸葛瞻再次惊讶,“不是去巴郡吗?和军中有什么关系?”

“……我算明白了,我刚才说的那么一大段话,你是一个字都没听!”刘谌怒道,“那算了,就让我一人去汉中历练好了,不勉强你!”

“没有没有,我只是近日神思倦怠,不是故意的。殿下……质和……谌哥哥,快和我说吧,到底怎么能去军中。”

诸葛瞻与刘谌一同长大,自然知道如何让刘谌快速消气。果然,多年未闻的称呼一出口,刘谌面色瞬间和缓,说道:“此次北伐计划里,大将军请求调江州军协同北上,所以会有一支军队在不日后从江州进往汉中,出发时间大致是我们到巴郡后半个月左右。到时只要我们混到这支军队里,就万事大吉了。”

“可,且不说陛下会不会动气,这万一耽误军事……”

“这支军队的任务主要是运送粮草和辎重,耽误不了什么军事。反正若是明着请旨,我去不了,你也去不了,我打算冒这个险,你呢?”

是啊,若是明着求去军中,再过多久,他都去不了。

既然他担心因为将一切告诉姜维弄巧成拙,那还有什么比他亲自去军中查探情况,更好的办法吗?

反正,也没有什么比无能为力更糟糕的事了。

想通这一点,诸葛瞻顿时觉得身体涌起许多力气,似乎演了这么久的健康,在此刻反而弄假成真。

他需要好起来,他必须好起来。

“当然,我也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