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瑄面容冷静沉着,眼神深邃,道:“君兄虽然已逝,但君夫人和太子仍在,还有我那两个弟弟,在朝中都有人支持,他们全都实力雄厚,我没有把握胜过他们。”
“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我可以不惜性命全力一搏,但还有你和孩子们,我不能冒这个险。”姬瑄的目光柔和坚定,看向姜云陵,声音低沉而慎重,“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我们一家人的命。”
姜云陵搂住姬瑄的肩膀,两人紧紧相拥,感受着彼此的温度,在安静的夜中聆听彼此的心跳。
感受到姬瑄怀抱的温暖,姜云陵心中隐隐泛起担忧:若是真的能保住一家人的命,不去争也可。但不去争,就能保命吗?
初日东升,临近王畿的郑国,收到了姬绍的死讯。
通过陈国的密探,陈祚也接到了姬绍离世的消息,将此事告诉了妻子姬娴,陈祚同姬娴商议过后,打算第二日告知姬良。
卫太子卫仲放出的大雁背着竹简,飞入了齐国都城临淄。
大夫杜钧前来禀报姜原,递上大雁传来的竹简:“君上,卫国传来消息,说晋侯薨逝!”
姜原仔细读着竹简,看到卫国请求齐国协助卫女成为晋太子妇,胸膛中不由得升腾起愤意。
他用力将竹简扔在几案上,这卫国分明是在向齐国显摆,炫耀卫女可以成为晋君夫人,而陵妹只是个公子妇罢了。
想到晋太子丰今年才十三岁,将来娶妻也不一定就娶卫女,姜原心中不服,他的长女姜笙今年七岁,以后他也可以把长女嫁给姬丰为妻。
“给寡人继续打探晋国的消息!”姜原皱起眉头,觉得此事并不简单。
楚国,郢都。
听到猎鹰的唳声,楚国右司马穆武知道定有要事,立即前去接鹰。猎鹰落到穆武手臂上,穆武动作迅速地解下猎鹰身上的竹简。
王宫中,申荼在楚钺身边,饶有兴致地聊着楚国歌舞姬如今的情况。
申荼训练的那些歌舞姬,有些出身楚国卿族,便送给齐侯姜原,其他出身低微的送给了齐国卿大夫。
齐国卿族中以高氏和郭氏最为显赫,仅次于这两家的有杜氏和卢氏,其他还有崔氏等四个家族也实力较强。
楚步去送歌舞姬时,姜原将一部分纳入后宫了,其他几个家族也都痛快收下了,唯独正卿高婴拒收,并禁止高氏子弟接受楚国歌舞姬。
楚钺还挑了一部分陶菊训练的歌舞姬,命楚步都送给了天子姬瑾。
高氏拒绝收歌舞姬,让楚钺觉得这齐国正卿是有些手段之人。
申荼笑吟吟地说道,有两位歌舞姬在齐侯后宫尤为受宠,便是大司马穆谨的女儿穆凤仙和将军贾茂的妹妹贾桃夭。
穆凤仙进宫不久就被姜原升为了美人,又在去年诞下了姜原长子。
在次之前,姜原膝下只有一个孩子,便是陈玉鸾所生长女。穆凤仙生下长子后,姜原喜不自胜,为儿子取名姜夷,并将穆凤仙加封为如夫人。
夷义为讨平、平定,姜原希望此子长大后,协助他平定江山。
在姜夷出生后不久,贾桃夭也生下了一个女儿,为姜原次女,取名为姜璧,贾桃夭也被册封为美人。
“若是将来楚女的儿子成了齐侯,这齐国就会更加附楚了!”申荼眉眼间的笑意更浓。
楚钺悠闲地坐着,看上去颇为随性,兴致勃勃地听着申荼的话,眼中划过一丝得意之色。不过,这只是他攻略晋国盟国的第一步棋。
楚钺的五弟楚步进来向楚钺汇报练兵之事。他们正说着,穆武匆匆而来,有急事相告。
“报——”穆武奔跑过来,向楚钺呈上竹简,“大王,密探从晋国得到重要消息!”
楚钺一把接过竹简,目不转睛地看完竹简,不放过其中每一个字。
合上竹简后,楚钺放声大笑,笑声狂放不羁,脸上写满了欣喜之情,仿佛所有积压在心头的愁云,都在此刻被快意击散。
晋侯绍壮年薨逝,晋国君位更迭,倘若十三岁的晋太子丰即位,晋国政局不稳,将是楚国北上的好机会。
想到这里,楚钺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个弧度:“晋侯绍已死,接下来属于寡人的霸业要开始了!”
“妾恭喜大王!”申荼款款躬身祝贺。
申荼之母陶菊调制的毒药果然有效,把晋侯绍毒死了,为楚国立下了一件大功。
“这都是阿荼你的功劳!”楚钺笑着将申荼搂入怀中,深情地吻上她的唇,申荼用手臂环住楚钺的肩膀,眼中充满爱意。
楚钺将申荼升为如夫人,在如夫人中位列第五,仅次于三公子楚南的母亲蔡国公主,并将前段时日,他国进贡的几斛南海白珍珠赏给申荼,也赏赐给陶菊许多珍宝。
“王兄,如今晋侯已死,他的三个弟弟都被放逐异国他乡,等他的儿子一继位,我们就大举进攻!”楚步开心地道,“臣弟可是一直勤于练兵呢!”
听楚步提到姬绍的三个弟弟,楚钺猛地想起来姬瑄还活着,瞬间脸色一沉,当初明明送了两瓶毒药到晋国,姑母却不把姬瑄也一同毒死。
至于进攻晋国,现在应该先拉拢盟国,再联合盟国一起大举进攻晋国才是。
按照盟约,进攻某一个诸侯国,就视为进攻该国的全体盟国。故一个诸侯国被进攻,其同盟国会出兵救援。
早在半个多月前,楚钺就得知了楚薇的死讯,也知道她自己吃了给姬瑄准备的毒药。现在他觉得幸好姑母没有坏了他的大计,他在得知楚薇死讯时,还捏了一把汗。
楚钺眸子低垂下来,其中隐藏着丝丝忧虑,姬瑄是他的大敌,令他如坐针毡,欲除之而后快:“可是姬瑄还活着,他仍然是寡人的大敌,是楚国的敌人。”
“大王,姬瑄已经离开绛都,出仕王畿了。送给天子的舞姬中,南春是最受宠的,就让她……在王畿设法为大王除掉姬瑄。”申荼出言安抚楚钺,努力为他分忧。
“王畿的大宰单升正是姬瑄的外祖父,单国在王畿势力很大,南春能办得了此事吗?”楚钺迟疑道。
“妾传信让南春伺机行动,说不定就可以办成。”申荼认为要让南春尽力一试。
晋国,绛宫。
这几日,秦青蔓每天都去何府请求立姬丰为君,但都以被赶出来告终。
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她绝对不能坐以待毙,秦青蔓眼中闪过几分倔强与坚韧,宛如盘旋连绵,缠绕不断的蔓,不肯屈服。
秦青蔓依照朝堂上的局势,判断出姬瑄和姬晟对姬丰最有威胁,眼下她只能向秦楚求助了,让她的弟弟秦伯瀛和妹夫楚王钺协助姬丰夺取君位。
秦青蔓便用猎鹰传信给秦瀛和秦青宛,让秦瀛扣住姬晟,姬晟回不到晋国,便无法即位,让楚国去阻止姬瑄回国,尽力支持姬丰即位。晋国,何府。
这几日每日下朝后,就有朝臣来何府同何复商议拥立姬瑄即位的事。
何复看向其余晋臣,郑重地道:“我们既已决定立公子瑄为新君,那明日我就在朝堂上宣布此事。”
“可是当下君夫人、公子晟和公子良的势力都对君位虎视眈眈,我们还是不要声张,先派人去告诉公子瑄此事,等公子瑄回来后再宣布,这样比较稳妥。”万献开口提议。
上军将谷阙、大夫陆临、大夫林魁,大夫何骠也都赞成万献的提议。
谷阙略一沉思,道:“诸兄,谷廉可以速速前往王畿,告诉公子瑄即位之事。”
何复点点头,他知道谷廉行事妥当,欣然道:“如此甚好。”
谷廉便立即备马车,迅速动身前去周王畿。
楚国,郢都。
秦青宛收到秦青蔓急如星火的信,先告诉了太夫人秦窕,而后去见楚钺,将竹简送到楚钺手中。
“求大王协助姐姐的儿子成为晋君,若姬丰成了晋君,对楚国也大有裨益。”秦青宛神情有些焦急,她尚不知姬绍之死是楚钺所为,请求楚钺出手助秦青蔓母子。
楚钺有些不解地问:“怎么了,是晋太子即位的事吗?”
“晋国夫人是你的姐姐,寡人当然会帮你的。”楚钺声音放缓,宽慰秦青宛。姬绍已死,理应由晋太子丰即位,楚钺觉得兴许是姬绍的哪个弟弟不老实,图谋君位。
楚钺一边想着,一边翻开竹简,秦青蔓的字迹映入眼帘,原来晋国欲从姬绍的弟弟中择一位立为新君。
看到有众多晋臣暗中支持立姬瑄为晋侯,楚钺的眸子顿时睁大,脸色大变,惊呼道:“怎么会这样!”
他费尽心机除掉了姬绍,结果却成了姬瑄的垫脚石。楚钺脊背隐隐发凉,一拳捶打在几案上:“绝不能让姬瑄继位!”
秦青宛见楚钺比自己还要惊慌,上前轻抚楚钺的后背,让他平复一下情绪。
“青宛,此事事关重大,寡人要立即召众臣商议!”楚钺神色紧张。
群臣很快赶到正殿,和楚钺商议晋国君位更迭之事。
“晋国欲从晋侯绍的兄弟中选一位为新君,其中姬瑄最有治国才干,若是他成为晋侯,会给楚国霸业造成严重威胁!”楚钺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向众臣道,“务必要阻止姬瑄即位,拥立晋太子成为晋国新君!”
依据秦青蔓的来信,楚钺已知晓晋国朝中,姬瑄和姬晟对姬丰威胁最大,因为姬晟仕秦,秦青蔓便让秦国对付姬晟,而希望楚国帮她对付姬瑄。
“臣建议让天子支持晋太子即位,若是有天子的王令,晋臣不敢不遵!”大夫苏状率先道。
“此事事关重大,只有秦楚两国支持晋太子恐怕还不够,臣以为该让其他国也去王畿向天子进言,让天子答应此事。”令尹楚毅道。
楚钺神情凝重,眉头紧紧蹙在一起:“姬瑄如今仕周,恐怕天子会支持他即位。时间紧迫,寡人认为应当立刻调兵前往王畿,阻拦姬瑄回国。”
“还有姬瑄的妻族齐国,说不定也会派兵送立他为君!”楚钺面上蒙上一层深沉厚重的阴云,倘若周齐拥立姬瑄,此事可谓颇为棘手,“还需多寻几国兵马和楚军一同前往王畿阻拦姬瑄!”
楚钺沉声道:“王叔,如果出兵的话,我们最多可以出多少兵。”
楚毅心头万般惊异,思索后答道:“最多可出一千乘!”
这些可是楚国一半的兵马,只有攻晋或者攻郑这样的对外大战,楚国才需要出这么多兵,难道大王想用这些兵攻周,阻止姬瑄即位?
“这些兵马最快需要多久能够抵达周王畿?”楚钺坐在上方,身体紧绷着。当前的形势迫切,兵马越快抵达王畿越好,“一定要快,要是晚了,姬瑄就回到晋国了!”
楚毅在心里盘算了一番,慎重地道:“王畿距离郢都,千里之遥,步兵每日可行军三十余里,大概需一月时日才能抵达。”
楚钺心急如焚,双手握拳,愤然道:“一个月,这姬瑄恐怕早已即位了!”
王畿距离绛都较近,从绛都到洛邑,尽管中间有黄河需要渡河,但骑马也只需两天的时间便可抵达。